武术渊源之:两汉时期的尚武之风为何如此强劲?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7-06-14

秦以前,北方匈奴就经常攻略内地,秦、赵、燕等国,都不得不花费很大的精力予以对付。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曾北伐匈奴,并沿边修筑了长城,匈奴的势力才暂时得到了遏制。秦汉之际,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率领下,征服了北方的东胡、楼烦、白羊河南王,击走月氏,使之尽服北夷而与诸夏为敌国,并一举占领了蒙恬所开拓的河套南部地区。他们自恃军力强大,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动辄南下入侵。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韩王信投降匈奴,引兵南攻太原,刘邦亲率大军反击,被冒顿诱敌深入,围困于平城白登七天,几乎被俘。此后,汉王朝采取屈辱和亲的办法,但仍未换来和平。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高后时,再入陇西,攻城屠邑,驱略畜产。其后复入陇西,杀吏卒,大寇盗。文帝时,匈奴更入侵内地,大肆虏掠,长安也数受威胁。面对强敌的入侵,汉代统治者不得不高度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

 

当时太守掌故晃错曾将汉、匈双方对比分析,建议移民充实边区,普遍建立守备,居则习民以射法,出则教民以应敌,把全体边民训练为兵民合一的常备武装力量。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通考》卷一五称:汉初,兵农不甚分,实际是教民以应敌的结果。

 

1975年成都曾家包出土的东汉一号墓东后室北壁下部,便有一幅表现兵民合一劳武结合的石刻。画面上有人织锦、有人赶马拉车、有人在酿酒,马立柱前,鸡鸣犬吠,表现了生产、生活的景象。其间立有兵器架,上面放置着三股叉、戟、剑、盾和弓箭,亦民亦武的情景,跃然画中。后来的屯垦,其实也是教民以应敌的发展。嘉峪关魏、晋画像砖画面上部为一将官率两行荷戟的士兵在行进,下部则为两人赶着牛在耕种,俨然兵民不分。 教民以应敌,为战胜北方的威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然而要彻底解决匈奴侵扰的问题,必须主动出击与匈奴决战,击溃或歼灭其主力。这就要求组建庞大的常备军,并努力训练为劲旅。高祖时,即非常重视将士的训练考核。另外,汉王朝特别重视骑兵的建设,汉高祖刘邦便设置并健全了马政机构,鼓励人民养马,这项政策立竿见影,西汉王朝迅速组建起了庞大的骑兵部队。

 

汉武帝时,在京城组建了侍从皇帝和警卫京畿的两支部队。侍从军有三支,即期门、羽林、羽林孤儿,皆由善骑射者组成。羽林之意,即为如羽之疾,如林之多。守卫京的禁卫军共八支,由八位校尉率领,故又称八校尉。八校尉即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其中屯骑、越骑、长水、胡骑为骑兵,占了禁卫军的一半。汉、匈战争中,骑兵已取代步兵成为主要兵种,一次出征的骑兵,从三万直到十八万不等。

 

重视武备,再加上其它政治、经济的因素,直接导致了汉、匈战争中汉王朝的胜利。重视武备,又反过来促进了武术本身的发展。汉代弩射的发达,显然与汉、匈战争开大阵直接相关连;而刀取代剑的地位,则与刀更适宜于骑兵劈杀有关。尚武之风,一直雄劲于两汉时期。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