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渊源之:武术与舞蹈,“武”“舞”交融
中国舞蹈自创始之初就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的“舞”与“武”交融,舞中行武,舞中显武,舞中存武。武舞可以说是早期武术与舞蹈的一种交融,它既能表达思想感情及具有娱乐性,同时也有着习武健身的实用性。武舞的动作组合与现今的武术套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武术的技击性、套路演练性与舞蹈的艺术性尚没有充分发展的时期,很难区分武术、武舞与舞蹈。有许多“舞”的形式,既是中华武术之先导,也是当今的舞蹈之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与舞蹈的概念分得越来越清楚。武术逐渐从武舞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舞蹈与武术两种风格各异的文化形态。
武术与军事训练密不可分。在战前的阅兵式中,手持作战的兵器跳舞,就是典型的武舞;在制胜之余,往往把那些在战场上赖以制胜的经验即兴表演一番,以示威武和荣耀,这也成为“舞”。古书上说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这种载歌载舞的景象,就是用歌舞来显示武勇凯旋的。古书上说的“振武”“耀武”和“舞干羽”等,都是显示胜利的武舞。
尤其突出的是隋唐时期,时任秦王的李世民,编制了一部歌颂武功的乐舞《秦王破阵乐曲》。它表现了当时军中的武艺及阵战的宏伟气魄,舞分三大段,每段要变化四个阵势,共有12个阵势。充分展现了真实生活中的武打击刺场面和战阵的变化。当时的《存阵乐》还被引入杂技艺人的表演之中。
另外,历史上还记载了许多以剑舞抒怀的故事,文学作品中亦有许多描写,如有名的《霸王别姬》中虞姬的剑舞;晋代祖逖“中夜闻荒鸡起鸣”而舞长剑。剑舞在诸军百戏里也是重要内容,既有“剑对牌”的表演,也有“七圣刀”武舞之类技艺。剑在十八般兵器中,由于它的动作韵律要求刚柔相济、吞吐分明、运转自如,最易于表达复杂感情。
在今天的舞坛上,剑仍是重要舞具。剑舞的长盛不衰深刻反映了中国武术文化与舞蹈艺术互相滋润的历史真实。
中国武术的粗矿、刚健、洒脱、舒展的精神气质,在舞蹈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其中,太极拳内外结合的用气方法和粘、绵、连、隨的韵律技法特点;长拳中矫健的步法,宛若游龙的身法连接及闪、展、腾、挪的技巧特点正可弥补舞蹈之不足。可以说,武术在完善和升华舞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曾说:“中国舞蹈的一半是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