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精髓之:“智”在武德中的体现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7-07-10

智,同古字“知”,原意为聪明、才能。在军事上引申为谋略、机智、智谋,并成为儒家的道德规范之一。

 

当时“智”与“仁”“勇”相提并论,统称为“三大德”,三者又都是军事意义上的道德规范,具有相互促进和制约的作用。“智”是“勇”的灵魂,“勇”离开了“智”就是蛮勇、鲁勇、匹夫之勇。“勇”又是“智”的客观条件,“智”离开了“勇”,就不敢设计和用计。“智”是实现“仁”的手段,“智者利仁”而“仁”又是“智”的价值导向,“智”离开了“仁”就是“奸智”。符合“仁”的“智”,就是一种“德能”或“德智”;符合“智”“仁”的“勇”,就是一种“智勇”和“仁勇”。所以三者被概括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只有“智勇双全”才能实现“仁”的目标。

 

作为习武之人,“智”可以体现在“悟道”上,用心、用意、用头脑去领悟师傅的“口授身传”,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就是用理智严守本门、本派的习武要求,认真而冷静对待师长、同道和晚辈。

 

“德”讲究口德、手德、心德和公德。心德更能体现“德智”和“智勇”,它是习武观念和思想境界的概括。常有“尚武精神”;“观其拳,可观其德”;“满招损,谦受益,古训昭然,信不我欺。…….一信义为立身之本,进德之源”;“正直善良,富道义,怀正气”;“以仁爱为怀,服务为旨,以我所有助人所无,牺牲个人力量,以求造福于人群”等武德要求。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