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戚继光谈学武术:功夫好不好,打了才知道!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7-12-20

在传统武术中,无论是套路技法习练还是拆招、喂招,都是得技得艺的不同方法,均属预设性的拳技习用,尚非真正的对手功夫,真正的对手功夫只有在的实战技击中方可获得。为此,戚继光在方法上提出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既得艺,必试敌”一说。当然,这里所称的“敌”当然不是指有根本利益关系冲突之敌,而是指双方较技中的对手而言,故戚继光说,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


显然,戚氏讲的“试敌”,即实战训练。传统武术中许多诸如“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等的技击理论,也只有在“试敌”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其理论价值和作用。


追求“体中之用”的实战技击,是传统练武程序中的最后一步,也是决定能否从训练技法脱化为实用技法的关键一步,故历来武家都将此视作真正得技得艺的不二法门。民国时期金一明的《六通短打图说》中曰:“学拳之理,不难架式,难于知应用”。徒熟操练不知应用,对于习武之道而言,终将功亏一篑。因为在传统武术看来,预设性的各类套式练习仅是习武的门径与基础,只有从“形”过渡到“化”,才是武技之“道”的精义所在。

传统武术从单练形架的“自耍之势”到“拆招”“喂招”的对手训练,继而向纵横自在、莫测端倪的实战技艺发展,形成了一个彼此关联的有机习武三部曲,它说明传统武术以技击作为其根本存在,有着高度的实践指向,从中彰显出传统武术“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文化特征来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