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派出一支武术代表队跳舞,战争就赢了?

作者:周伟良 | 浏览: | 时间:2018-08-18

大约公元前2231年的一天,年届90岁的尧帝已风烛残年,临终前,尧帝将他的联盟部落王位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登上大位的舜是位有道之君,他非常体恤民情,并任用贤才,从此开创了一个“天下明德”的舜帝时代。


然而,正当舜的政治才能崭露头角时,地处南方的一个“有苗”部落却不服这位圣贤明君,心怀叵测,企图谋反。当时,舜帝手下的一位鹰派重臣禹说,如果其他部落都效仿有苗部落那还了得,所以他极力主张派兵征剿。


一、以舞退敌


但是,天性仁爱的舜帝却不同意,他认为:“在我们德行还不够宽厚的情况下出兵讨伐有苗,是不符天道的。”因此,舜帝决定从自身做起,进一步以德治政、教化天下。整整三年后,他派出一支部队前往有苗部落操演一种“干戚舞”舜帝部队威武雄壮的干戚舞把有苗部落慑服了。从此,这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历史事件,成为了舜帝“德化天下”的美谈之一。


毫无疑问,舜帝慑服有苗部落的“干戚舞”形式上就是一种手持斧子与盾牌的军事操演,而这种军事操演对于武术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重要意义在于:干戚舞的出现,表明了一种与当时军事活动有关,但又并非军事实战的人体活动现象出现了。


二、此舞非彼舞


关于武舞,曾有人认为“是武术的技击跟抒情的舞蹈相结合”其实不然,古代武舞之“舞”,在很多场合是指操演、操练之义,也即《乐记》中所说的“武舞,战象也”之意,并非单纯的艺术表演。诚如德国著名艺术史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说过的那样:“除了战争以外,恐怕舞蹈对于原始部落的人是唯一的使他们觉得休戚相关,同时也是对于战争的最好的准备之一。因为操练式的舞蹈有许多地方相当于我们的军事训练。”

 

遗憾的是,上古时期用于军事的干戚舞,史籍中未留下具体记述,以致后人难以知晓其概貌。但是,既然这种干戚舞是军事操练,那么它应有一定的动作形式与顺序。如果这一推测尚可成立,那么舜帝时期的干戚舞无疑为后来武术的动作组合注入了最早的文化元素。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