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武舞:真正尚武的民族才有的舞蹈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8-09-17

武舞是华夏民族早期的一种军事舞蹈,常用于朝贺或祭祀等,同时也是早期军队用于模拟战争练兵的一种方式,西周时期常被作为一种搏杀技术。相传舜帝时代,舜帝曾派出一支部队前往企图谋反的有苗部落操演一种武舞——“干戚舞”,因其气势恢宏威武雄壮,慑服了强大的有苗部落。


因为“习舞”,故而勇武


公元前21世纪开始至公元前221年,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更,先秦武术活动中的武舞在原先的干戚舞基础上有了明显发展。殷周之际,居住在巴蜀之地的巴人非常勇武,他在与敌人作战中从不畏惧,故在历史上有“瞎巴”之称。据说当年周武王伐纣成功,实与英勇善战的巴人鼎力相助分不开。在那场决定周王朝命运的作战中,锐猛的巴蜀之师手持兵器,一面口中呼喊,一面蜂拥而上,恢弘的杀伐之势使得敌人惊慌失措,纷纷倒戈投降。对此,史籍中记其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并成为周朝建立后周公编制“大武舞”的蓝本。殷末巴人冲锋陷阵的“前歌后舞”,直到汉初依然很流行,特别是在渝水流域一带,所以又称为“渝舞”,此乃后话。


“象舞”和“万舞”


古代武舞的基本活动特点就是手持兵械而舞。到了先秦时期,还兴起了“象舞”和“万舞”等。所谓“象舞”,是一种模仿“击刺之法”的人体活动,“象”者,即是模仿之意。另据《礼记》记载,当时,凡年满15周岁以上的男子,都要求习练象舞以及射御等武技。其中习练象舞的目的,一是通过动作的俯仰曲伸,使练习者神情庄肃;二是通过象舞的队列站位,使练习者掌握操演节奏,从而保持进退有序、行列整齐,加强了对青少年的身体教育价值的功能。


关于万舞,先秦史籍不乏记载。其舞为何名曰“万”,宋朝朱熹的《诗集传》中的解释是“武之总名”,顾名思义,也就是对武舞的总称。《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中称万舞是一种“习戎备也”的军事操练,但未注明其具体活动形式,而《诗经·邶风·简兮》中则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万舞的场面,真实反映了当时万舞的一些基本情况。《诗经》中是这样描述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句的意思是,身体硕大魁梧的舞者,时而表现出一种如同猛虎般的力量,时而又表现出一种犹如驾驭马车时的张弛有度。武舞中之所以出现模仿驾驭马车的动作,是因为春秋时期的战争形式主要是车战。显然,万舞中需要的猛虎般力量感与驾驭马车的张弛有度是要由舞者的身体动作与情感意识来加以展现的。


虽然武舞并不是一种武术套路,但不难看出,中华民族早期的“尚舞”情节与“尚武”之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