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了!公园里的“太极操”和太极拳相差很远!

作者:白果林 | 浏览: | 时间:2018-11-12

太极推手,是通向懂劲、神明的必经之路,可惜世人却误解了它的存在。


推手的关键是,明三门、懂三度、知三借。明此,可达神而明之的境界。


什么是三门、三度、三借呢?


三门者,即三节的应用与形成。三节四梢五行六合,若能做到的话,三门自然形成矣!


譬如与人交手,己之一臂,可形成拒敌的三重门。梢节(手)为外门,可与敌接触、化解,形成第一道防线。肘是第二道防线,肘的重要作用是护肋,护心胸下腹。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敌人攻入第二道门,亦称之为中门。但功夫纯熟者与人打手,挨肩擦膀,直接就接近了中门,彼此极易在中门位置进行攻守。肩为一臂之内门,亦即第三道防线,在太极拳应用中易出现靠劲。在手肘互搏中,肩靠往往是出奇制胜、异军突起的生力军。


在一臂中,肩是根节,也是内门。但在人一身中,躯干是中节。中节又可形成三节,即肩胸为梢节、腰为中节、下丹田为根节,亦即对方攻进臂之内门,突进肩胸时,我可将肩胸视为一身中节之梢节,用肩胸化解发放,以腰腹为中门,亦即第二道防线。沉着应酬,可化可发矣。丹田的鼓荡,是我一身的内门,亦即第三道防线,可遇险化解,亦可形成身形的化发攻守。


在吴式太极拳中,化为主,少发放,是宗旨。当对手再度突破身之三门时,随着己身功夫的深入,可将重心再度下沉,沉至脚下。


比如对方攻入腹部,我可将一身中节的根节丹田视作一身根节的梢节,即下肢的梢节,丹田为梢节时,丹田可化发。重心(中心)沉至脚下,腰膝是中节,亦即中门,脚下才是我之一身的根节的根节。丹田可鼓荡柔化,胯膝传导从脚底升起的劲力,助丹田化发的威力发挥。


如此,人之一身,三门套三门,亦即三节套三节,把自己可以化空,让对手莫测高深,而我之变化,可随敌变化而显示神奇,游刃有余地应对对方的变化,而我之安然无恙的同时岿然不动,进退有致,攻防随意,可达“既能赢人,又能避不见之危险”,则可算有成就矣!


再叙一点,下肢在一身时为之根节。当丹田(指腹部)受人攻击时,我可将丹田变为梢节,胯膝变为中节中门,而脚下可是内门,根节之根本。


可当你随形势的需要,起脚攻击发放对手时,根节的顺序就又变成了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胯为根节。可形成梢节发、中节随、根节催的序列运动形式。


再者,当对手攻我胸腹时,我的胸腹可形成外门与敌周旋变化,那么手脚梢节呢?


手脚梢节可根据形势的变化,形成对敌的包围或是牵制,甚或是跟击的局势与技术特点。


如此,我之一身,全民皆兵,触我何处何处应,化发随敌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处处风光处处是,因敌变化示神奇”。


三门相比三度三借来说较好理解,而且是有形有象有姿势可以调的。三度指的是力度、速度和角度。


力量是一切运动的物质基础。在太极推手中,力是核心的问题。研究的关键是如何用最小的体力、巧力、意念力来化解对方的大力、拙力、攻击力。


双方在听劲的前提下,提起自己的身体能量(包括精神因素和技术因素)去化解对方的攻击力,使之落空,进一步再制服失去能量的对方的身体,或跌或失重或失控。这个过程,都需要双方在掌握好自己的力度的前提下,化解对方的能量,再使用自己的能量对对方的躯体有一个较理性的合度的摆布或安置。


太极推手就是这样的。说透了,还是力量的较量、比对、或是掌控。


与对方推手,首先应听清、弄懂对方的意图,用自己的能量去化解对方的来力、来势,自己用多少力、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了然于怀,明白处置、适当调控,则可赢得先机,取得以小力胜大力,以巧力胜拙力的效果。


这是力的部分,用力的同时还须结合下面两度,即速度与角度,则可进一步增添艺术的成分,造成可以与敌合化,与天地能量合化,形成天地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比如速度。


在公园里练太极拳的人群里,有些人的认知范围是:人们认识太极拳,只认那些奏着音乐,慢悠悠的摆弄着身姿,手里握着太极剑的人群是练太极拳;更有甚者,自己学练了两套太极拳套路,一套太极剑套路,就到处告人们说,我学会了太极拳,再不求甚解,洋洋得意。


殊不知,他们弄的都是太极操,反而离太极拳越来越远。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