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的黄金岁月,诸多拳种流传至今
明清两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明代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武术专著大量涌现,对于人们了解武术的源流、现状和原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中代表作有《武篇》《耕余剩技》《纪效新书》等。而在明清之际,则出现了不少新的武术项目和门派,如今现代社会上仍有很大影响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就是在那个时期创立的。在清代,由于统治者禁止民间练武,因此,一些武术组织常常以秘密会社的形式出现,当时的许多会社如天地会、哥老会等,大多在会员中秘密传授武艺。
明朝实行武举制,首先是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如戚继光、俞大猷等都是通过武举制选拔出来的;其次,也为普通习武者提供了一条晋升之路。武学历来是与武举制相配合的,因此,元代被废止的武学也在明朝被重新设置。武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弓马及《武经七书》等相关军事书籍,同时还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资格、科目、考试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到了清代,统治者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对武术军事人才求贤若渴,武举制更加受到重视。
明清两代,各种兵器技艺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明代军队的武技训练中,除了练习刀、枪、棍等,还要进行拳术练习。虽然很多人认为拳术对于战争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基于拳术是使用兵器的基础,又可强身健体,所以还是会在锻炼军队作战技能时训练拳术。
事实上,作为一种两两相斗的搏击技能,拳术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民间,明代拳术的各种套路层出不穷,拳种增多,拳派林立。到了清代,这种景象蔚为壮观,拳种拳派更为繁多,如:太祖拳、少林拳、八卦掌、内家拳、梅花拳、太极挙、形意拳、洪拳等拳种都是由那时形成并流传至今的。
节选自图说古代武术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