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传武练拳的人很多,练成的却很少?

作者:赵天明 | 浏览: | 时间:2019-06-11

习练太极拳在质不在量,在精不在多。练拳当然要有动作,没有动作就没有拳,也没有运动。所以学拳从动作开始,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只停留在外形动作上,更不能满足于学了多少套路,多少器械。练拳要下功夫,但功夫下在哪里,却有很大的区别。


不少人把功夫下在多学动作上,一套还没有打好,又学另一套;拳还没打好,又学剑刀扇;学了这家,又学那家,不一而足。把精力全放在“量”上,功夫全下在“多”字上。但认真检查起来,不用说“内功”,即是外形,也处处不合要领。打出拳来不是平摆浮搁,平淡无味,徒走形式,人称“太极操”,就是直来直去,僵硬笨拙,完全体现不出太极拳的韵味与特色。


在这种“速成”过程中,还往往养成了许多错误的习惯动作,改正起来很困难。结果走了很大弯路,造成“消化不良”,不但影响了水平的提高,更降低了太极拳的健身效果,所以有人感慨地说,现在是“练拳的人多如牛毛,练成的人稀如麟角”。这是目前太极拳活动中的一大偏差,一大误区。如何纠正这一偏差,走出这一误区?


这就要改变练拳的努力方向,从一味追求数量,改变成重在提高质量;从在“多”字上下功夫,改变成在“精”字上下功夫,以提高动作的质量水平。


质与量是矛盾统一的关系,没有量就没有质;但量与质比较,更重要的是“质”。太极拳的高水平,主要表现在高质量上。太极拳的“质”,应该主要指“内功”。太极拳是内家拳,“在内不在外”。内功包括内意、内气与内力。“意到,气到,力到”。内意是条件,内气是中心,内力是结果。三者结合产生“内劲”。习练太极拳有没有“内劲”,内劲强弱,是衡量动作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太极拳健身的基础与技击的动力。


“内功”的具体体现可分内外两方面。从外观看,有“内功”的动作会显得十分浑厚、凝重、粘稠。“举按如有物,进退如有阻”。举手投足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似乎四肢都用胶带牵拉着,又像在泥水里打拳,相吸相系,每个动作似乎都要费很大的气力才能完成。


这就是练拳人常说的“有东西”,即有丰富的内涵,充分体现动作的攻防含义。旁观者看来,会感到味道浓厚,韵味无穷,既显示太极拳的深厚功力,又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给人以美的享受。既使不会打拳的人,也会驻足观看,赞叹不已,其中许多人就是由观赏练拳而被吸引到太极拳队伍中来的。


有“内功”,更重要的体现是练拳人内在的感觉。主要有沉重感、膨胀感、麻热感与舒适感。有了“内功”,身躯,特别是四肢,会感到十分沉重,抬不起来,放不下去。这是主要靠身体自重,所以说“在气力不在体力,在重量不在力量”。全身又像充满气的气球,每个部位都在向外膨胀,处处是劲。


练拳不在多而在精,每打一遍就要有一遍的体会,每练一天就要有一天的收获,不是简单的重复。功夫是一点点积累的,在“精”上多下功夫。动作是载体,是手段,无论在练习中打什么套路,推手以至技击,都会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太极拳。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