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解!太极“折叠”到底是啥?

作者:罗永平 | 浏览: | 时间:2019-06-14

太极拳“折叠”说法首先见于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在转换,所谓‘因敌变化是神奇也’”。各个名家对“折叠”理解不尽相同。或是横竖变化;或是曲肘弯肱;或是变化虚实;或是新旧之力转换之环节等等,但主要还是“虚实变化”为瞻。都是名家、大家解释,笔者不敢妄言,但“折叠”究竟何意?笔者仍是云里雾里,欲试一解。


笔者冒昧以为,关于“折叠”的各种诠释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即武禹襄讲“折叠”具有什么样的背景?查《十三势行功心解》(以下简称“心解”)全文得知,它是武禹襄对《十三势行功歌诀》(以下简称“歌诀”)的解释。我们知道,《歌诀》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打手歌》是太极拳重要理论。《歌诀》七言24句有17句是讲太极拳修炼、应用之功、之法。因为它是以歌诀形式反映,所以要对其进行解释。武禹襄《心解》对《歌诀》的解释其用意无非使太极拳者深刻、全面理解《歌诀》。


请看前三句。


对“命意源头在腰隙”的解是:“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对“变转虚实须留意”的解是:“意气须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


对“气遍身躯不稍痴”的解是:“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不难看出,武禹襄对《歌诀》的《心解》其实就是一种注释。于此,笔者以为,我们看问题,解释词句不能就事论事,就词说词,而应该将这个“事”放到一定的背景或前提中去。同理,我们只有将“折叠”这个词语放到《心解》是对《歌诀》的注释这个背景或前提中去,才能全面、正确的理解其涵义。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折叠”。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 是对“因敌变化是神奇”的注释。按照字面意思,一来一往要有折叠,一进一退要有转换,如此,就能变化莫测了。当然,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转换”好理解,就是这个“折叠”理解的纷纭。


如果“折叠”是“横竖变化”?显然牛头不对马嘴。


如果“折叠”是“变化虚实”?《歌诀》第3句就有“变转虚实须留意”之句,而《心解》又对此注释为“意气须换得灵”,应该与“折叠”之意无涉。再者,太极拳一动皆有虚实,处处皆是虚实。前已有虚实变转之意,此再讲虚实,系有画蛇添足之嫌。


如果“折叠”是“曲肘弯肱”?更是浅薄误解。


如果“折叠”是“新旧之力转换之环节”?有所达意,只是不够全面。


欲弄懂“折叠”的涵义,需联系上下句来看。上句是“静中触动动犹静”,其注释为,“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下句就是“因敌变化是神奇”了。问题是,如何做到神奇的变化?根据上下句之意,在于“折叠”、在于“转换”,也在于发劲的“沉着松静”。


笔者在自己修炼和教授中很有体会。行功走架的发劲,发劲前如没有相应的“折叠”,你的劲就不会松沉专注。比如。陈式“青龙出水”势,右手向右前发劲瞬间,你的腰胯必须有一先右经左至右的“折叠”,劲发的才整、才沉。即使不发劲,在许多动作的节点上都要有类似的“折叠”,如此,你拳势的内劲才能到位。再如,与人推手、散放,不论对方在何部位给你何劲,你首先在劲的接触点上“吞”进后再根据劲路制服或散放对方。这种“即吞即吐”体现的也是一种“折叠”。


于此,依笔者之见。


第一,“往复”和“进退”是一个意思,而“折叠”和“转换”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进退主要指步法,所以用“转换”一词;往复主要指身体部位的变化,如用“转换”一词不确切,用“折叠”一词既形象又准确。


第二,“折叠”不仅仅是力的转换,更是劲路、内劲的转换,外表看不出,内部已有“折叠”。


第三,“折叠”往往在于打“回头劲”,即我“吞”了对方劲路后随即散放对方,这种“回头劲”往往使对方莫名其妙,是为“神奇”也!


第四,“折叠”触处皆有,只要接触对方劲就要有“折叠”,不仅接触点有“折叠”,与接触点相应的部位也存在“折叠”。


因此,“折叠”既易解又费解。易解为“折叠”就是“转换”;费解为需长久不懈地练习揣摩和内劲、劲路的触处体悟。


如是,你的太极拳就能“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了!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