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传统武术会失传?

作者:张大为 | 浏览: | 时间:2019-09-03

许多拳种门派没有像样的拳经拳理,有的门派甚至连拳谱都没有。在学拳过程中靠的是口传身授。如果师父故去,弟子又将所学遗忘,这技艺就失传了。
都说我们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可是,关于武术的发展史,关于武术技术的阐述分析,却没有一部系统、翔实的文献。至于多达一百有余的拳种门派,有的连自己门派的源流世系都说不清楚,把起始源头归到某个查无实据的人物身上的事例比比皆是,这难为了后来的武术家们,在浩瀚的史书、笔记、典籍、军事著作中,从数以亿计的文字中,找出关于武术或和武术相关的只鳞片爪的记述,总结归纳出武术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写出中国武术史,传统武术史将武术的诞生推溯到远古人们的狩猎、生产、战争、角抵、武舞、祭祀等行为,证明我国武术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


那么历经几千年,各个时代的武人们都干什么去了?怎么就没有几个有识之士写几部专门的武术著作、武史著作呢?直使得当今武术家呕心沥血地翻故纸堆,冥思苦想地去做推测、联想、判断!


史上武林即少文


说到底,是几千年中,纯粹的武人都没有文化,或有文化但不屑于去总结、整理、记录有关武术发展的内容,而文人看不起武人又是封建社会的风气。


有秦以来文官制度形成的概念就是夺取政权靠武功,治理国家靠文治。也就是说当政权巩固,天下太平的时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官开始当权,武人就要靠边站了。这个武人,多指统率千军万马的武将。武将的地位不为人看重,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武将尚且如此,那些不懂军事只晓得搏杀的武夫就更不在话下了。其根源在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处在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谁又会重视你所掌握的技艺呢!我们再来看看过去的武科考选拔的是社会上哪一部分人士。

当年武科考对应试者是有限制的,要查明家庭、身世、背景、经历。尽管如此,应试者不外三种人,一是学业无成,谋官无望的纨绔子弟;一是知识贫乏、身体强健的好斗之人;三是武艺在身,立志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武士。然而在文官制之下,社会上已形成对武人轻视甚至鄙视的氛围,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人们在谋取仕途时,常常是“从文”不成,才把“事武”选为另一条出路。重文轻武在唐朝后期就很突出。一些勇武战将,除非有特殊战功如郭子仪者,很少能列入史册。而宋朝推行尚文抑武的政策,使武人的地位更为低下,民间武人更多沦落到瓦舍勾栏之中。自此,“文章家莫或留意于小技,而精于枪者大抵无文”似已成定局。

即使个别有文化的武人,大多也并不热衷于撰写武术著作。因为他们怕耽误工夫,影响自己练功。

“内家拳”大家王征南对其弟子黄百家整理《内家拳法》颇加赞许,他说:“余以终身之习,往往尤费追忆,子一何简捷若是乎。”表示自己终生反复练功是为了加深对技术的记忆,而黄百家用文字记录下练法,把这一切变得简单了。然而他也指出黄百家“子艺自此不精矣”。可见,在众多武人眼里,练功与写作是一对矛盾。整天爬格子的人练不成高深武功。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就以现在出版的一些武术书籍为例,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还要配图配照片,哪一本不得写个一年半载?武功与著作双丰收的例子不多,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然,也有许多武人不是不想总结整理武术文献,奈何“不娴文字”,所谓“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只能法法口传,给后人留下许多无奈。


武林少文的弊病


那么,文人不屑问武,武人不通文化的弊病是什么呢?
一是可信的文字资料匮乏。都说中华武术有几千年历史,可几千年中没有一部关于武术发展的完整文字记录,那些夹杂在二十四史中涉及武术武功的只言片语,严格地讲并不是武术史料。而宋代的《武经七书》,明代的《武编》《阵记》《纪效新书》等也不是武术专著,而是军事著作。

按说,研究武术史离不开各拳种门派的发展史,可哪一个拳种能拿出历代文字记载的真凭实据呢?“戳脚门”说戳脚是宋朝邓良道长依珠算九归所创,“查拳门”说查拳始自唐朝抑或明末清初回民拳师查密尔,“形意门”说该拳创自南宋岳飞,“太极拳”说该拳是宋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编创,“孙膑拳”说该拳传于战国军事家孙膑,“唐拳”则说该拳传于唐朝李元霸……某门拳术史追溯的越久远,就越缺乏令人信服的史料,只能归结为传说。倒是近二三百年间的名拳师有据可查,诸如“形意拳”姬际可,“太极拳”陈王庭等。没有文化致使各拳种的门人们连本门拳史、祖师爷是谁都说不清楚,往往追溯三代便已很了不起了,难道不可悲吗?

二是主观臆造以讹传讹的成分多。我在《四大明杆和“齿白春温”》一文中曾提到一位作者在其著作中说“宋朝有四大名门,乃‘赤伯蠢温’”,这种无中生有的结论,只有缺少知识又不负责任的人才会凭主观想象信口雌黄。由于这个观点出自号称武术家人之口,于是不少后学加以引用,甚至加以发挥,说“戳脚翻子”“最初的源起来自春秋著名军事家孙武流传下来的四大名门:‘赤、博、春、温’之一的温家流派”。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三是武术理论的缺乏与混乱。许多拳种门派没有像样的拳经拳理,有的门派甚至连拳谱都没有。在学拳过程中靠的是口传身授。如果师父故去,弟子又将所学遗忘,这技艺就失传了。有拳谱的自然要好一些,但有的拳谱并没有动作说明,只有动作名称,而动作名称又过于概括和抽象,光看动作名称难以理解动作过程和要领,诸如“懒扎衣”“滴水势”“十面埋伏”“顺水撑篙”“灵猫捕鼠”“美人认针”等等,此种记录是难以准确传承的。如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如今谁还会?这还是有谱有动作说明的,那些没谱没动作说明的呢?

说到理论,纯粹武人传承的拳种对此多是捉襟见肘。没有理论指导的拳种,似乎它没有经过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其实凡是成熟的拳种并非没有这个过程,只不过因为没有总结罢了。而近代个别拳家,又为了使自己习练的拳种能有理论,不是从自己的门派中总结提炼,而是从别门中抄袭,结果造成闭门拳种与敞门拳种、长拳与短拳、南拳与北腿、内家与外家等不同类的武术在认知上的混同,反而令人不知所云。
文人不屑武事,武人缺少文化,实在给中华武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麻烦和困扰。


转载自《武林丛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