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问太极拳,如何振奋太极雄威?

作者: 翟金录 | 浏览: | 时间:2019-12-27

正像天体演化、物种起源、人类发展等基本问题是每一个思想体系都必须回答的一样,太极拳运动,也面临一些必须回答的问题。只有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保证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国际文化大融汇中,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真正高水平的太极击技家,应该是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怎样创造一种实践的擂台,使具有高水平击技的太极名家辈出,振奋太极雄威?


太极拳的发展,可否定为这么几个时期:宋朝,关于太极理论的普及和太极图的形成是太极拳的理论准备(宋、元中原农业文明对抗野蛮刚烈的北方游牧文明,是太极拳以柔克刚思想产生的实践启示);明朝是太极拳的少年时期;清朝是太极拳的青年时期;民国年间是太极拳走向社会、走向公开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文化大融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是太极拳更广泛更快速地走向世界时期。


任何一种文明,在传入另一种文明的过程中,都要受到固有文明的审视、选择、改造。西方文明,是在一种什么思想坐标系上来定位太极拳的?这将对中国太极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规律,也适用于太极拳运动。早期的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当今陈、杨、武、吴、孙、赵堡等六大派系。这六大派系还在分解,如杨式又分出董(英杰)、郑(曼青)、崔(毅士)、李(雅轩)等式。我们都对这些感到眼花缭乱,西方人更是莫名其妙。可否适应大分之后的“综合”发展趋势,提炼出一套能概括其他流派的统一太极拳?


现在,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中国焦作太极拳年会、中国武当拳国际联谊会、郑州少林武术节、河南鲁山武术节等武术方面的节庆很多,可否筛选几个节,突出特色,由不同地方申办?这样,可避免一些地方由于对太极拳毫无研究、裁判队伍层次低、接待组织能力差而有损中国太极拳的形象。


目前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是“八仙过海,全面开花”。各种武术馆、各种教学方式、新创立的各种拳道名目繁多。有的华人到国外,看到教拳赚钱,则立即改行,边学边教。为适应这种形势,国内的师资力量该如何组织?如何引导?以便既百花齐放,又有主导行为,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


可否像国家组织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那样,组织一批有志于此的学者,把太极学说的产生、发展到形成、把太极图定型的过程和完成、把太极拳的雏形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套路等问题,作一断代,有一个权威性的说法?


我们身边有一批身患绝症的人,凭借太极拳运动获得了健康的体魄,其事迹生动、感人。可否适时召开大规模、高层次的研讨会,进行葆扬、宣传、总结、探讨,变成大家的财富?


太极拳被视为“中华民族对人类的第五大发明和贡献”,每年,我们可否在人民大会堂、广州中山堂等地举行规模盛大的理论研讨,扬威造势,感染更多的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太极拳运动。把太极拳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同时,以太极拳为龙头,带动整个民族,热爱中华武术,弘扬国之瑰宝。此外,使太极拳在向全球传播中,有一个更坚强的后方根据地。

本文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出河蛟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