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渊源之:先秦兵家兵法对武术的思想指引
中国古代的兵家与武术有如同源之水,同本之木,存在着至为密切的联系,因为二者的根本特征都是技击的运用。先秦兵家所著兵书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等,先秦兵家均十分强调战士的选拔与训练。
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汉代竹简《孙膑兵法》,为久已失传的古籍。该书《篡卒》章说:“兵之胜在于篡(选)卒,其勇在于制(教令)。”孙膑十分重视武艺人才在战斗中的作用,认为武艺高强的战士可直入敌阵,以擒其将领,所以孙膑主张只能以武艺高下这同一标准来选材,不能分贵贱。
战国时,以周公与姜太公对话形式写成的《六韬》,为先秦重要兵书之一。此书《农器》一章论述了许多兵器源于农具,因而民间武艺与军阵武艺有着紧密联系。《六韬》还根据不同兵种对武士有不同要求,确定不同的选拔条件:“武车之士”应善跑、善射与力大;“武骑之士”应体质强健、敏捷、精于骑射”。《六韬·练士》根据士卒的不同体质、武艺、个性等,予以分类和训练,以适应不同的任务。
对于战斗中战略战术思想与技术的关系,先秦兵家已有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分析。战国初期兵书《司马法》说:“凡战,智也,斗,勇也。”又说:“战,以智决,以勇斗。”意思是说战斗首先是智慧的较量;其次,才是勇力技术的斗争。因此,无论军阵作战也好,民间武艺较量也好,战略战术思想的运用是首要的,武艺的高下,固然重要,但必须与正确的战略、战术相结合,才能发挥武艺高超的作用,取得胜利。
在古代兵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军事思想著作,首推《孙子兵法》。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晚期齐国人,约与孔子同时。《孙子兵法》一书,博大精深,至今还被世界各地人们奉为行为的准则之一,中国武术的战略战术思想常直接源于《孙子兵法》。自古至今,武术各拳种门派多从《孙子》中汲取思想源泉,作其技击理论的重要指导原则。
总的看,主要从八个方面运用《孙子兵法》的思想:
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至理名言表现了孙子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被视为武术战略战术最重要思想,对武术交手竟技极为重要。
二、“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善战者总是先使自己强大得不可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即“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对武术技击而言,则突出了自身具有高强本领的重要性。
三、“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即“兵不厌诈”。即武术竞技多变奇异之意,其根本在于迷惑对手使之被动,暴露弱点而失败。武术所谓“虚实”、“刚柔”、“闪赚”、“佯攻”、“虚招”等等,均出于此。
四、“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孙子用“奇”、“正”这两个对立的概念来代表战斗中相反相成的原则,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武术技击中奇、正概念十分丰富,如明攻为正,暗袭为奇;常法为正,变法为奇;直取为正,佯攻为奇等等。用虚若实,用实若虚,机巧变诈,层出不穷,方能取胜。
五、“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强调要保持战斗的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孙子》说:“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指出必须达到非常微妙、非常神奇的境界,才能主宰对方,调动对手,这也是武术技击术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六、“兵因敌而制胜”,这是指出用兵作战最忌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中国武术名家都极重视这条原则。如在俞大猷《剑经》、程冲斗《少林棍法阐宗》等武术专著中,均对“因敌变化”作了充分的论述。
七、“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这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迅雷不及掩耳的战略,武术技击中常运用,速度在武术竞技实战中成为决定性的条件。
八、“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皆应”。孙子用蛇作比喻,说明作战各方面相互配合体现整体性的重要性。明代名将戚继光把这一思想运用于武艺,则提出了应“各家拳法兼而习之”,习武不应固于一家一派,要广泛学习,汲取各家之长,在实践中方能综合运用。
《孙子》中极为丰富的光辉思想,可说是武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正是因为有了像《孙子》这样中华智慧的杰出代表,从而丰富了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成为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