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如何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描写成为后世武侠文学的典范?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7-08-14

东汉末年出现的以荆轲刺秦等史迹创作的《燕丹子》,被人们视为我国第一篇武侠小说:燕太子丹从秦逃归,秦欲灭燕,国破家亡的危机时刻,太子丹决定谋刺秦王,终于得游侠荆轲。田光自刎以激荆轲,樊於期自刎以助荆轲。易水送别,司马迁完全借用了前文所引《战国策》上那段“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描写,可谓沉雄悲壮,充满了决死刺秦的气氛。“图穷匕首见”,荆轲立即“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这不足二百字的描写,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形象突出而鲜明。秦王见燕版图,志得意满之情,自可想见,而图穷匕现,荆轲又抓住他的袖子来刺,其惊亦如在目。断袖急走,群臣惊愕,不知该如何处置,而侍医却在众愕失度中独有作为,群象、特写交替。秦王绕柱而逃,因剑长拔不出来,直到旁观者清的臣下提醒,背剑而拔出,长剑在手,形势陡转,荆轲被砍断左腿,已无进攻之力,然而仍孤剑一掷而取秦王,秦王躲过,而中铜柱,嗡然之声如闻。

 

在这场殊死恶斗中,没有多少心理描写,只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数字,一个视死如归的侠者形象,跃然纸上。这场秦廷之战,选的场地是独特的,对手又是独特的,精通武艺又腰挎长剑的秦王,本不惧徒手献图的燕国使臣,而惊的是变生肘腋,仓卒突然,秦国法严,臣下不敢越雷池一步,才演出了荆轲与秦王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斗。通篇没有浮夸的叙述,却在把、持、揕、惊、引、起、绝、拔、操、逐、环走、提、击、断、创等一系列手眼身步的动作中表现出来。这种在武打中表现人物、渲染气氛、抓住读者的描写方法,完全被后世武侠文学继承下来。当代许多武侠小说名家的成功之作,也多是选取特殊的场景,以动作性极强的武打描写表现人物、推进故事的。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