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少林武僧如何参禅?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8-02-19

佛教禅宗的入门功是修禅。修禅包括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四个基本层次和参禅、坐禅和禅定三个主要环节。


  • 初禅,是阻断欲界烦恼,通过觉、观、喜、乐、一心五个分支来实现;

  • 二禅,是舍弃觉观带来的“中间定”状态,通过内净、喜、乐、一心四个分支来实现;

  • 三禅,是舍掉过失,通过舍、念、智、乐、一心五个分支来实现;

  • 四禅,是舍得贪、苦、乐的念头,通过舍、念清净、不苦不乐、一心四个分支来实现。


参禅是指坐禅和禅定的全过程;坐禅是指参禅时所采用的静坐方式;禅定则是指在修禅过程中内心所获得的安静状态。


关于禅定的坐法


关于禅定的坐法有多种,但是在少林寺最有影响的要算“止观派”和“壁观派”两种。


建寺之初,少林武术信仰的最初形态就是禅定,由印度高僧跋陀所传授,其中小乘派佛教就属于止观派。止观是扫除杂念,以使专心一境的方法。可供参考的方法有系缘守境止法、制心止法、空观法和假观法等。当时得法者主要有僧稠、慧光、道房等一代大师。


而达摩所传授的为大乘派佛教,属于壁观派,并构成第二次中外文化的交流。壁观派即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以阻碍种种杂念的干扰。得法者主要有慧可、道育等一代大师。其中慧可“立雪断臂”的传说成为修炼少林武术的典型故事。少林古老的“十禁约”中第二条规定“禁异思”,强调出家人要少思寡欲。通过坐功可以实现一个人从俗家到出家“脱胎换骨”的超越。


那么,“脱胎换骨”又是怎样的状态?笔墨是难以形容出来的。大概功夫达到纯熟的时候,知、情、意的作用均不复起,一切妄念顿然消失,鼻端呼吸气息也几乎断绝。这时唯有一片光明,内面看不见身心,外面看不见世界,这就是悟道的光景。


少林寺的“打禅七”


少林寺的禅堂是专门为僧人坐禅修行的核心场所,今天寺院还一直沿用着“打禅七”的规矩。每年农历十月初五,少林寺都要例行开启禅堂,举行“打禅七”的静修。禅七期间,禅堂外和各条主要道路上都张贴告示:禅七期间,轻声缓步;各种进寺车辆也要停在远离禅堂的通道;外人不得进禅堂,僧人不准出禅堂;小病在禅堂里面休息几柱香的功夫,大病则要由班首执事们在一起商量后才能出去。所以,在禅七开始之前,僧人们都要到方丈那里告一个生死假。


“打禅七”采用自愿报名的形式,只要进入禅堂,不满49天谁都不能出来。进过禅堂打七的僧人,走出来的时候,都会收获敬重的目光。有大师曾凝重地说:“出家不是为了安逸,而是为了寻找清净和解脱,少林僧人不是外界看到的就会练几套拳而已,我们是要做修行和学习的,每个人都要精进”。


参禅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无论是禅宗小乘,还是禅宗大乘,都是以禅修心,以静养性为目的。这种静而不动的参禅宗法,限制了众僧的肢体活动,加之少林寺地处深山丛林之中,当时人烟稀少,猛兽成群,出没无常,直接威胁着寺僧的生命安全。这种自然环境为少林武术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在健康与传教的双重需要下,僧众开始根据自身的体质特征,参照山林禽兽之动作(如鸟飞、猴跳、虎扑、鱼跃等)、人们劳动生产之动作(如锄地、犁地、背袋、推车等)及寺僧佛事动作(如点灯、上香、拂尘、拜佛、敲打佛器等),结合民间武术动作,创编了一些活动筋骨、锻炼身体的方式和方法。少林武术的起源是以保护自己为第一前提的,至于护院、军事等目的都是后来的事情。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