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清之际的内家拳和点穴功夫
内家拳技术构成、习练要求
《王征南先生传》中记述的内家拳技术构成、习练要求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01 “应敌打法”及“所禁犯病”:
“应敌打法”有“长拳滚斫、分心十字、摆肘逼门、迎风铁扇、弃物投先、推肘捕阴、弯心杵肋”等三十种,从“应敌打法”四字,可见该三十种技法都为“应敌”之技击动作名;“所禁犯病”有“嫩散、迟缓、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软腿、脱肘、戳拳、扭臀、曲腰、开门捉影、双手齐出”等十四种。
02 练手法三十五和练步法十八:
练手法有“斫、削、磕、靠、掳、逼、抹、敲、摇、摆、撤”等,练步法如有“碾步、冲步、撤步、曲步、敛步、坐马步、连枝步、仙人步、分身步、翻身步、追步、逼步、斜步”等。
03 有关“六路”和“十段锦”的记述:
专门指出,“六路与十段锦多相同处,大约六路练骨,使之能紧,十段锦紧后又使之放开”。由此可见,所谓“六路”与“十段锦”,是两个彼此联系的套路,其习练的旨意,大概就是使身体“伸缩如意,进退便利,临敌可无掣肘之患”。
04 习武观:
在这方面,文中记王征南语曰:内家拳当由七十二跌、三十五拿(原注:即斫、削、磕、靠等)以至十八步(原注:即六路中十八法)),由十八而十二(原注:倒、换、搓、挪、滚、脱、牵、绾、跪、坐、挝、拿),由十二而总归之存心于“敬、紧、径、劲、切”五字,而“精于拳者,所记止有数字”,《宁波府志》中称此五字“非入室弟子,不以相授”。
“以静制动”的内家拳法特色
在拳法特色上,“以静制动”当是内家拳法的最基本特色,以此有别于“其法主于搏人,而跳梁奋跃”的外家。从中国武术史的发展进程看,明清之际内家拳技术上形成的“以静制动”,实源于战国时期《庄子·说剑》里的“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在这方面,武术家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积累,一直到明代俞大猷《剑经》中的“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的“拍位”理论提出,标志着古代武术“以静制动”在实践与理论上的正式形成,内家拳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升华。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静止不动”,而是指一种“伺机而动”的特殊状态。
内家拳的点穴功夫
明清内家拳法的另一特色就是《王征南墓志铭》里提到的“凡搏人,皆以其穴”。关于这一点,黄百家也有“穴法若干”,传统武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点穴”功夫,在历史文献上也始见于此。对于传统武术中的点穴功夫,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思维方式下类比推理的一个典型事例,其文化之源是古代中医学中的针灸,针被类推为指,因而针灸也就被类推为点穴。
黄宗羲,称征南“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表明了针灸与点穴之间的源承关系。但对敌技击时的点穴和中医临床针灸相比,两者的场景条件完全不同。故有人指出:在技术操作上,医师治病,可对病人从容按时取穴下针,而“两两相当”的“游动斗殴以制敌人则难”。
严格意义上讲,任何人体生理部位被重击都可能致伤致残,尤其要害部位。《拳道中枢》的作者王芗斋说,“非有意点穴,而所至之处则无不非穴”。对于明清内家拳的点穴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但搏人“如铜人图法”,清晰透现出中华武术与中医理论整合后在技艺上发生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