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国粹武术更好地融合?
孔子学院塑造“中国形象”
随着“中国形象”的塑造,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热”的国际化势头不断升温,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建立孔子学院。孔子(公元前551 - 479)作为儒学的创立者,其核心思想集中于“忠恕之道”或“中庸之道”,也就是今天的“理想主义”、“和谐友善”。这些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而且影响到国外。其中,国外孔子学院的兴起,方显儒家思想的影响力。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了在国外培养汉语教师和介绍中国文化的计划,拟协助各国建立100所孔子学院。先后在美国、瑞典、日本、韩国、肯尼亚、德国等国家办起了孔子学院,仅一年时间在五大洲已开办了26所,可谓办院迅速。到2009年底,已在8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282个孔子学院,孔子学堂若干。而到2011年底,已扩展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并建立了353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学堂。
在启动计划后,就有武术人士呼吁“孔子学院如果把武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传授武术功夫,而且可以传播中华文化的信息和知识”。孔子学院计划启动五年后,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孔子学院应适当设置武术课程,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儒家与道家的“止戈为武”
孔子学院在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把国粹武术纳入课程体系,这一文一武的配合,无疑为世界上更多中国文化爱好者提供了理解与领悟的桥梁。那么,如何从传统儒家与道家的文化中理解武术呢?
儒家是如何看待“止戈为武”的呢?孔子认为“唯礼是从”,强调“宗法伦理道德”。只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安于既定的政治秩序,上下都注意伦理修养,并从“仁爱”出发,做到“克己复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等等,社会便会充满着“仁爱”,于是“止戈为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道家又是怎样对待“止戈为武”问题的?老子是从“道法自然”出发,揭示了“柔弱胜刚强”的规律。老子的德治与孔子是有区别的,认为统治者必须做到“无为”。一方面要做到“绝杀弃智”,另一方面要杜绝“法令滋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应民意,推进社会,实现“德治”。
老子思想开启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争鸣,使得各学派在“止戈为武”问题上发表了不同见解,以至于影响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秦扫六合,并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目标,也使得武术、兵法标榜青史,万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