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被融于武术理论,主要竟是因为他?
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作为中国文化子系统之一的传统武术,不管其实践抑或理论,都必然受到中国哲学观念的浸润。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国哲学有关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哲学思想,它与太极、四象、五行、八卦共同构成了一个基本框架。传统武术的文化塔顶上,同样闪烁着这一哲学智慧的辉光。浑然无迹、有感皆应既是中国武道的生动体现,又是阴阳互济的契合结果。可以说,明阴阳之变,求天人合一,是传统武术希冀穷神知化,以具天地精神的一个基本道枢所在。
阴阳学说首先进入传统武术理论,这大概与古人认为阴阳乃天地之道,是世界万物变化的最根本要则的哲学认识有关。
《庄子·人间世》中记曰:“且以巧斗力者,始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 文中所谓的“阴阳”,显然指两人“斗力”中的变化之巧而言。
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记越女之言曰,“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 这里的“阴阳”,较之《庄子》所言有了发展,是“手战之道”的具体表征,并由此推衍出了属于手战之道的一系列范畴,如开与闭、衰与兴、内与外、静与动等。
至明代,这方面的记载更为具体,如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中的“出手为阳,收手为阴”,俞大猷《剑经》中说的“阴阳要转”、“更有阴阳诀,请君要熟记”等等。
五行是中国哲学的另一个主要结构,《黄帝内经》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 明代开始,五行学说被引入武术理论之中。如唐顺之在《武编》中论述枪法时说道,凡枪以动静分为攻守,“攻内有化,为斜。以金、木、水、火、土为正五行,五行有变,上下跳跃走步谓之不正,为斜。斜,偏也。偏以勾、隔、劈、绞为外五行。”
而将阴阳五行学说进一步阐发并作出了重要贡献者,当推清代乾隆时期的王宗岳。进入清代,随着武术体系的日益成熟和文化积累,必然会产生出强烈的理论升华要求,于是乎,广大而悉备的古典哲学文化对武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传统武术外源型理论的主要构成。据廉让堂本《太极拳谱》所录的“太极拳论”和“太极拳释名”两文,作者王宗岳将太极、阴阳、五行、八卦诸说揉合一起,完成了传统武术理论基本框架的建构。
因为他理论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不再是经验层次上形而下的具象,而被符号化了,“只有符号化,类化意象才能真正超越象而把握理”。(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由于王氏所论是一种汲取了相当成熟的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拳技之“理”,故一经流播后就被奉为经典,从而产生了弥久的影响力。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阐释武术,自王宗岳之后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理论样式,各拳种门派不管是对拳理的阐述还是习武原则的确立,都无不以此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以“天人合一”作为习武之道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