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武侠看少林:少林方丈释永信谈真实的“少林功夫”!
原文标题《少林功夫的表现形式和功能》,刊载于《中华武术》杂志。
少林功夫最原始的基本功能,是为了保卫寺院的安全。
但是,经过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完善和提升,尤其是随着火器的普遍采用,武术整体退出武装领域而成为一种文化。
目前中国已经处于和平建设时期,少林功夫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衍生出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少林功夫的内容组成
少林功夫是一个有结构的庞大体系,其中包含着一个有序的文化积累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杂乱的历史经验堆积。
首先,少林功夫主要是以套路为基本单位,每个套路是由多则上百个、少则几十个的动作组合而成。动作之间的连接设计,不仅严格遵循人体运动规律,同时也充分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平衡、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等原则)。
其次,套路与套路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所照应。表面上看,是按照难易次第排列,是学习的阶梯或模式;深入地看,实为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之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模式。
所以,少林功夫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宝库。
少林功夫的禅武合一
因为少林功夫是一个技术知识体系,其中隐含着一套严格的学习模式,所以,很自然地被少林寺僧人转化为学佛修禅的程式。在少林功夫成为僧人们学佛修禅的手段以后,僧人们又会反过来将自己建立在佛教无常无我的教义之上的宗教徒生活方式和对大智大勇精神的追求注入少林功夫,使少林功夫的内涵和品质得以提升,达到“禅武合一”的境界。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禅武不二法门”。
少林功夫的健身养生
少林功夫作为技术体系,具体表现为武术套路。套路是由一组动作组合起来的。动作的设计和组合成套路,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人体医学知识之上,合乎人体的运动规律。
少林功夫经过漫长历史的检验,不断地去芜存精,留传下来的套路,都是非常珍贵的精华部分,能使人体潜能高度发挥,实为最优化的人体运动方式。所以,少林功夫都是具有健身的养生功能,其中的《易筋经》、《洗髓经》等,就是非常著名的健身养生功法。
少林功夫的审美价值
传统的少林功夫,是少林寺历代僧人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创造和锤炼而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人体运动美学的精华所在,它含蓄内刚,坚实有力,“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笼罩在静穆的佛教文化氛围中,具有震撼人心的独特审美价值。
少林功夫套路现尚存545套之多,即有545种组合变化,实在美不胜收,是人体运动艺术宝藏。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少林寺为了宣传少林文化,成立了少林功夫表演团,充分发挥少林功夫的审美功能,在世界范围内,公开为各国人民巡回表演,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少林功夫的文化功能
一千五百多年来,由于少林寺作为中国武术圣地和禅宗祖庭的特殊地位,从清初(17世纪)开始,在满清民族统治中国背景下,少林功夫即被赋予民族政治寓意,成为中国民间的精神力量象征之一。
一方面随着中国大陆向海外移民,另一方面随着少林功夫不断地被文学化演义化、以及现代影视等媒体传播,少林功夫已经从一个寺院的看家绝活,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民俗文化。尤其在当代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在多元文化格局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少林功夫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通俗的表述,成为跨民族、跨世界,甚至跨信仰的文化凝聚力的重要支点,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独特的少林功夫文化大社区,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功能。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