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扮酷指南,剑是必需品!
据史书记载,早在西周末春秋初,我国已有佩剑。战国时佩剑之风盛行,腰间悬剑己成为区分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也是显示男子仪表和风度的重要装饰。
男子扮酷要有剑
《说苑•反質》就记载了身处富贵之乡的经侯“左带玉具剑,右带环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不可一世的形象。即便是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也常常佩剑,只是剑的质地稍逊罢了。《史记》《考工记》《汉书》等史料中均有关于佩剑的记载。
汉时,佩剑已成为一种礼仪制度,“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剑”,并规定剑必须佩在身体左侧。隋唐时期,佩剑与封建伦理道德、等级观念结合在一起,有了严格的等级,官品不一,佩带各异。《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
佩剑成了表示身份贵贱的标志,即使一些不会剑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为了炫耀自己也佩剑。
道士捉妖要使剑
最有意思的是,剑后来竟成为道教的法器,道士每逢登坛做法,收妖伏魔时,必手持宝剑,念咒施法,剑竟成了法力无边的神器。在民间,人们亦常悬剑于屋内或置于枕下,镇邪避妖,以求平安,成为一种奇特的社会习俗。
表演节目也要有剑
舞剑是古代剑术发展的另一主要形式,周秦时已有记载。《孔子•家语》载:“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汉时不仅有单人舞剑,而且出现了双人和多人舞剑,如著名的鸿门宴项庄舞剑,汉画、汉砖中的“汉代武士舞剑图”“丸剑画像砖”等。
丝绸之路贯通后,随着西域“百戏”的东渐,舞剑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飞速发展,而且其表演技法也日臻完善,形成了具有纯表演形式的套路。唐代以后,随着外来舞蹈的盛行,舞剑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西域舞蹈的身法和表演技巧,其演练内容和演练效果更加突出,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一项非常别致的运动,并有专门的舞剑台。
如著名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描写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只有在舞剑时做连续快速的云、撩、劈、刺、挂以及腕花等动作,做到手、眼、身法、步高度协调,节奏分明,劲力充足时才能达到如此精妙的效果。
至明清后,剑术套路的创编和演练已蔚然成风。不仅有单人、双人、集体等多种舞剑形式,而且门类颇多,如单剑、双剑,单手剑、双手剑,短穗剑、长穗剑,以及太极剑、八卦剑、武当剑、峨嵋剑等,其套路更是数不胜数。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