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升级指南”

作者:郝大峰 | 浏览: | 时间:2019-09-24

摔跤就是在精神激发的状态下完成力量、速度、变化、身法的合一。摔跤包括的内容很多,在此笔者只对摔跤中的一部分“升级”做一阐述。


升级,顾名思义,是从低阶段向高阶段进升。就如台阶层层叠筑,步步登高一般。在摔跤中亦是由底层功夫向高层功夫递进的过程。每升一级,功夫就增长一分,感觉亦有所不同。仿佛登楼观景,每高一层,目光放远又是一番景象在眼前。在此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为什么要升级?


显而易见,不升级就不会进步。好比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那样自然。假如留级了就说明学业未学好,需从头再学。眼看着别人升入高年级,而自己原地不动,是很难为情的事。如果留一年就追赶上去了,尚不失为可造之材。倘若留一年留两年,留三年,长此以往下去,岂不成了朽木不可雕矣的笨夫?


摔跤强调升级论,就是要避免留级想象。促使修炼者不断进步,不断增长功力,不能停留在原地不动。停止了,就要及时找一下原因,弄清在哪里卡了壳,再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以求升级进步。摔跤的科学性也在于它不断地提醒修炼者及时检验自己的功夫到了什么层次和阶段上了,并按照相应的修炼方法去修炼。无论是修炼功夫还是做其他事情,人们都希望做得越来越好,没有人愿意停留在原地不再前进的。而生活中,和修炼功夫的人中,往往会有许多人停足不前。数年、数十年不见长进。除了主观的因素外,客观上没有老师指引一条正确的修炼方法,也是症结之所在。


过去,许多拳师给学生一套两套拳术套路,便撒手让其自己去练。或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诚然,功夫的修炼,主要在于自己主观的努力,但仅有主观努力尚且不够。这好比上课没有课本一样,学生主观上无论如何努力,如何勤奋好学,也难成学业。如有的学校教育,便是首先注重教材的编写,所学内容不仅有科学性,且知识的贯穿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严格地按照年级高低的顺序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升级,学生才能易于接受。有了好的教材,再加上老师教授得当,学生勤奋好学,何愁学业不优秀呢。假若学校教育把小学到大学的知识浓缩汇集成一册教材,就像某些拳经那样高度精炼,凭这一册教材让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那教出来将是什么样的学生呢?再或者,学校把学生教完一年,或上到小学毕业便对学生说: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们自己修行去吧。那岂不是笑话?


无独有偶,修炼功夫者,仅凭几句拳经去修炼,必会囫囵吞枣,食而不化,于功夫的修炼百害而无一利。就像对小学生讲相对论一样,即使爱因斯坦本人来传授也不能培养出人才来。学校教育必须完成一定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有自修深造的可能。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升级的过程。


怎样升级?


摔跤各层次、各阶段的功理、功法及功能不同,升级的标准不同,方法亦随之各异。初步功夫的升级,是以站桩精练为主。通过思想放松,肢体放松,调整呼吸等使人身气血周流全身,正常运行,将人身上的后天拙力松去,换成先天存在的元劲,这是换劲阶段。因为力是后天形成的,功能变化不灵,于武术技击中不为用,而无劲则是生生不息,灵活多变的,用于武术技击中可以随心所欲。元劲与力有本质的不同,故而必须将力换成元劲方可为以后修炼深造打下基础。也可以说:无元劲就无从谈功夫。但按照正确的方法,三个月左右就可完成这一阶段的修炼。至时,浑身松软若无缚鸡之力。甚至于十斤面粉都不胜其重,功乃告成,即可转入下一阶段,也就是可以升级了。


如果三个月后肢体各部位仍然直僵坚硬,或少有松柔。那么,就应该检查一下练功方法,或经老师指导继续练习桩功,直至全身放松下来了方可升级修炼太极五行桩。初练者必须每天站太极五行桩低势桩,每次半小时一动不动,连续十天坚持下来的,才算过关。过关后按照太极五行低势桩的功法训练三个月即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如此一级一级地升攀上去,直至高势桩练成。不论你站在哪里姿势的高低,桩与非桩,都稳如磐石,推拉不动,方显出功力之深厚。欣慰之余,万不要忘记须继续再向高层次攀登,继续升级。否则,就会在这里结壳自固,停止不前了。修炼者切注意,要不断地升级,才能达到摔跤功夫的上乘境界。


摔跤要求修炼者不断地升级,不断地进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每修炼一轮,就进升一级。形式上可能有些相似,但内在的功力已大不相同,譬如初练时由站低势桩开始,经百日站桩修炼,再练走步子,继而再打点子。等到第二阶段时仍然由站桩开始,形式上虽然相差不大,但内在的功力及修炼的内容有所进步,功夫也增长了一级。修炼者万不要以站桩单调乏味而弃之不练,要坚持不懈地练下去才能成就大功夫。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