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到底有多少种礼节?
有这样一个传说:行刺奸相秦桧而被杀于市的殿前小校施全,学的是南派武艺。他家住临安府刀茅巷,供职于仁和县衙快班。一天,他的八岁儿子在私塾里,因误踩三个恶少的足球,被他们一顿拳打脚踢。儿子带着满脸血斑,哭哭啼啼回家。施全问明情况,怒气冲天,当即赶到李恶少的家里评理。
李员外虽不在衙门供职,但家资富有,雇有护院拳师。见到施全寻上门来,原拟请管家说几句好话,赔一点银钱了事。可施全不答应,一定要员外之子当面向他父子俩磕三个头。事情弄僵之后,护院的拳师不得不出来说活。双方语言不合,就下场子交手。可是,当那个拳师刚行:过“礼手”,准备进招时,施全突然说了声:“不比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拳师和施全所行的是同样的“武礼”,这个“武礼”是两手掌抬至胸前,右手握拳,抵着左掌,行完“武礼”后,左掌的大拇指向下一捺,表明拳术的师承。施全和拳师出自同一师门。在旧社会封建礼教比较盛行,“天地君亲师”,尊敬师长,尊重师门,敢当做一种美德。有时,师傅的一句话,近乎是“法律”。譬如,笔者在采访武界人物时,对于“口吐金丹”这一功夫很感兴趣,师父答应后,要徒弟表演,徒弟虽不大愿干这类“吞宝剑”的事,但师命难违,“硬吃了螺丝壳”。为了不至于“砸了拳师的饭碗”——也是门户中不允许的,施全抛开个人恩怨,就此作罢。
这个武礼手叫“五湖四海”,是“江南短打拳”的一个分支所特有的“武礼”,或称“礼手”。武礼一般可分拳式、掌式、拳掌合式、带械式、鞠躬式、元为式等多种。拳式中的抱拳礼有正、侧之兮;掌礼又有“合十以示虔诚”的“合十礼”,“踏前平伸五四”的一字礼,“两掌托花似花”的“莲花礼”,拳掌合式的“五湖四海”礼。掌的含义是龙,拳的含义是虎。至于带械的武礼,大都一手执械,一手以掌直立胸前。至于“无为礼”、请礼、谢礼、鞠躬礼等,形式各种各样,难以举全。
“武礼”和其他的礼仪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般文人相见,以文会友之际,总是打恭作揖,文质彬彬。有的在送客时,还以后退步表示恭敬。我国和国外交往频繁后,在一般礼仪场中,又有举手礼、握手礼、挥手礼、脱帽礼,乃至以拥抱表示礼仪。这些都是和“武礼”一致的。
但武礼和“文礼”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大致有以下几点。
武礼之前,均已有“文礼”。一般在交手之前,都已认识,然后再下场子、如《水浒》第七回,王进和人比武,是先认识,交谈后再行武礼的。
武礼表示以武会友。又分两种,一种是纯表演性质,请父老朋友帮忙、包涵。浙江玉环县的抱拳和谢拳,在第二手势时,含有请观众坐下之意。另一种是比武性质,或决生死,或定胜负。
武礼不像“文礼”,笑容可掬,温良恭俭让,而是脸色庄重,精神戒备。特别是两只眼睛,十分警戒地盯住对手的手、身、腿及眼睛。
武礼又含有派别性质,形式较“文礼”为多,而且各有含义。如少林派的武礼是双手抱成一拳,在胸前微拱为礼;有些地方南拳的武礼是以两手各抱一拳,置于胸前,微拱为礼;前述江南短打的武礼,一手抱拳,一手以掌相托,其拳表示龙,其掌表示虎,又因龙掌偏上,虎拳稍下,表示合乎规矩,这又是一种武礼。至于武礼中的“小动作”的多变,暗示师门,或表示又由于各派师门的特殊规定而异,更是多得不可胜数。
五千年来,全中国到底有多少种武礼,应该说还是一个“谜”。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