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传承之:风格独特的峨眉武术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7-03-10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中南部,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文献记载,“峨眉十二桩”系南宋建炎元年(1127)金顶寺高僧白云禅师根据道家内养炼丹术、导引吐纳法和医家对人体阴阳虚实脏腑盛衰的机理,结合佛门中的一些动静气功的功法与峨眉武术中的技击之法融为一体而创编的一种融“桩”“技”为一体,合身心为一炉的健体强身、防身自卫的功法套路。


       有关峨眉武术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明代唐顺之(1507~1560)的论著《峨眉道人拳歌》(见《荆川先生文集》卷二)。书中形象地描述了峨眉道人深厚的武术功夫。其硬功,一顿足则“崖石迸裂惊沙走”,其武技“拙里藏机人莫究”,其盘功柔术“百折连腰尽无骨”,其灵活“一撒通身皆是手”,其内功修为“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从起势到收势,变化莫测。明代吴殳著《手臂录》一书中有《峨眉枪法》一卷,其序中有“峨眉枪法系峨眉僧普恩传”的叙述。枪法内容有“治心、治身、宜静、宜动、攻守、审势、戒谨、倒手、扎法、破诸械、身手法、总要”等篇章,丰富了峨眉派的理论。


       到清朝,峨眉拳术在民间广为流传,形成多种派别,丰富了峨眉派拳术。仅独具特色的峨眉拳术就有近300种之多。除著名的峨眉枪法、峨眉拳外,还有各具特点的峨眉火龙拳、牛角拳、跛子拳、猴拳、鸭形拳等。

    

       峨眉武术显著的特点是:内修外练,刚柔并济,桩技一体,形神合一,出手指掌当先,身法柔灵步为先,五峰六肘活为先。技击上讲究擒拿封闭、背锁刁揉、钩弹针踢、吞吐浮沉、后发先至,实战中要求粑粘联钩搭、套托随掤挤。其步型有虚步、长步,主要步法有蛇形步、简步、兔子步、梭步、两并步等。

    

       峨眉武术以其独特的风格,林立于中国众多武术门派之中,丰富了中国武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