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渊源之:中华武术与角抵、百戏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7-03-15

武术与各种表演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涉及古代的武舞和后来的武戏。它们和武术之间一直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与武术有关的表演艺术流传至今。

 

与武术有关的表演艺术和武术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的,对于武术来说,具有技击特点的动作是它的主要内容,是它的本质;而与武术有关的表演艺术,则不过是以具有技击特点的动作为手段,目的是为了表现这种艺术形式所需某一情节。

 

角抵是一种力的较量,也称之角力、争交、相扑等等,它是百戏的重要内容,并含有较多的武术因素。百戏又名角抵戏角抵奇戏,有时也简称角抵。初步形成于战国时期,至汉大盛。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百戏源于军中的讲武之礼。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起源于蚩尤戏。从百戏的表演内容来看,军中习武竞技和民间表演艺术都是其组成部分。

 

秦汉时代角抵戏十分流行。《史记·李斯传》记有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角抵优俳之观,便是宫廷角抵表演的记录。而汉代有名的角抵戏《东海黄公》,则同时流行于民间与宫廷: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戏焉。《《西京杂记》上)蚩尤戏、角抵戏、《东海黄公》实际上均属角抵表演。这种表演必须具备挤击武艺的功夫。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封三年,各国使节云集长安,汉武帝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角抵表演,吸引了周围三百里内的百姓都来观看,这意味着当时整个社会都对百戏抱有极大的热情。《汉书·武帝记》载: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两两相当表明了角抵是一种武术竞技活动,是军事训练的内容,也有供人观赏的功能。

 

隋唐时期,百戏的盛况空前,如通都大邑每至正月十五举行盛大角抵之戏,内容有拟兽技、空中技、呈力技、丸剑技、倒立技等。

 

宋元时期,由于表演场所的出现(宋称瓦子瓦舍百戏更是精彩纷呈,蔚为大观。百戏的竞技意识、审美情趣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充实,从而达到新的境界。

 

长期以来,角抵以及百戏中的跳、转、翻、滚、跌、扑等武技被吸收到武术中,并发展成武术语汇,它不仅提高了武术技术,丰富了武术的表现力,影响了武术的内容和观众的爱好,升华了武术的艺术性,而且形成了武术技中有武,武中有技的审美特征,使之卓立于世界武坛之林,独具异彩。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