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精髓之: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武侠文化
“侠”是一种令人神往,且很神秘的话题。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现象,承载了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取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渗透到中国人的灵魂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组成部分。
《辞海》对“侠”作如下解释:“旧称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人。”武侠,顾名思义,有武有侠,以武行侠。武即武力、武术,侠即行侠仗义。“武”反映出了人们用武力、武术征服社会、获得认可的一种渴望;“侠”则体现了人们对完美社会道德伦理的期盼。“武”的最高境界是“神武不杀”,“侠”的最高境界是“欲除天下不平事”。侠是目的,武是手段,两者的终极目的都是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自司马迁的《史记》单列《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开始,中国就有了崇尚游侠的传统。“游侠”之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推崇的是平等交游、知恩图报及为义死节的精神。游侠的品质精神也一直为武术家所传扬,称为武德。游侠皆尚武,即为武侠。
东汉末年出现的以荆轲刺秦王的史料而创作的《燕丹子》,被视为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而曹植的《游侠篇》就是描绘武侠的诗篇。隋唐盛世,经济发达繁荣,文化开放包容。唐诗中写剑论侠的作品有了较大的发展。唐代大诗人李白崇侠尚侠,日常生活中也以诗、酒、剑相伴。其典型之作《侠客行》,高度赞颂了武侠的仗义精神。杜甫写剑吟侠。他的一首《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更是彪炳千古。宋代诗词中也有不少反映侠气的诗篇。辛弃疾以自己一生的战斗经历,以武林传奇生活为题材,写下了著名词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还有陆游的《剑南诗篇》,刘克庄的《游侠列传》等均是古代崇扬武侠的杰作。另外,敦煌写卷上的《剑器》、《洞山和尚神剑歌》、《龙泉神剑歌》、《三尺龙泉剑》都是民间创作的武侠与武功的歌谣。唐代文学作品《搜神记》(卷十九)、《虬髯客传》,明清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还有蒲松龄的《侠女》、文康的《三侠五义》等武侠与武功类作品,汇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股传承千载、跌宕不息的洪流。
到了近代,《三侠剑》、《雍正剑侠图》、《侠义英雄传》、《江湖奇侠传》等武侠小说,不仅收录了霍元甲、大刀王五等知名侠客事迹,而且也成为通俗文学中最受欢迎的作品,成为中国武术文化哺育下的民族文学的重要一支,也是中国武侠小说成熟的标志。
“侠”在中国历史上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它由先秦的“士”分化而来,所谓“好文者为游士,尚武者为游侠”。“仁”、“义”是侠的最高道德品质。侠义之士大多个性豪放不羁,不拘世俗礼法,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武术家亦以此为人生最高境界,追求隐逸的江湖人生。
韩非子说侠有三大品格:第一是“弃官宠交”。不要名位,不要爵禄,为了朋友两肋插刀,这是侠;第二是“肆意陈欲”。天生万物,本为人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分高下贫贱,无拘无束,豪放肆意,纵情挥酒,这是侠;第三是“以武犯禁”。朝廷有许多禁令,是保护朝廷的利益,甚至出现官官相护的情况,百姓的自主自由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所以,揭竿而起,反抗压迫,这是侠。
在唐代,结交豪侠,推崇侠义精神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风习。因此,武侠的武功不能轻易传人,如黄百家《内家拳法》载:“有五不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这意味着武侠对武艺的传授有着较高的道德品质要求。武侠活跃于闾巷之间,藏身于草野之中,出生于下层社会。他们有血性、重信义、轻名利、逞意气,带有一种使社会丰富化,但却含有自发倾向的文化精神。他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于相互的、机遇性的感情因素中,他们十分重视友情,愿意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急难赴汤蹈火;他们对社会上的弱者抱有深切的同情心,尤其是他们在亲历与他们自身利益无关的所谓“不平”和“不义”之事的时候,往往仗义而行,拔刀相助,这是一种为“情义”感所左右的价值观念。
总的看来,中国武侠中行侠仗义的血性气质、以义相合的感情定向、率性而为的自由意志,都渗透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形成勇武、重义、轻利、诚厚、守节等民族性格。而侠义的传统一直较纯净地存在社会民间文化的精神里,积淀着较为强悍的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