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精髓之:什么是武术

武术,是停止战斗的技术,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护体、防敌、健身、制胜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
何为武术
武,从字形上看,一个“止”,一个“戈”,“止”“戈”为武。”止“,古代同趾,就是脚趾;戈,是武器。武字的本意是指,打斗时的要领是把脚站稳,站好打斗的身势,就是俗话说下盘要稳,这样才能取胜。而不是”以暴制暴“的意思。武,是维护仁义、和平的实力。武(wu),从发音上出自于舞。舞是在武未出现之前,用于向他人彰显身强力健、雄壮灵活的行为。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
武术,制止侵袭、停止战斗的技术。
武术与舞术不同。舞术不是武术,就如放烟花不是投炸弹一样。尽管舞术有从武术中提炼出与其对应的同、通之理,但舞术是倾向美学之术,缺失了武术中杀伤实力,不可混淆。
武术与体育不同。体育,是育体之术,是以有形的解剖学为判断准绳的肌体锻炼,是磨练意志之术,但缺乏解决对敌时的意识训练,所以体育训练不具备实战能力。在真实的战斗中,破坏对手的意识、意念及意向,才能达到攻其不备、以弱制强的效果。中级武术,是以修习这一点为导向的。这方面的训练,不是有形的解剖学范畴,是无形的意识训练范畴。
武术与竞技不同。竞技,是以提升参与者技艺为目标的切磋、琢磨行为,所以,同门、同等级的竞技才能达到这个效果;不同门、不同等级的竞技,只会失漏本门技术和制造仇恨,不可取。
武术和格斗不同。格斗,是介乎竞技和模拟真实搏斗的行为,是违悖了武“不主动动戈”的宗旨,有三方面弊端:主动参与,主动暴露其技术漏洞;无论胜败,都输给了名、利;格斗是参与暴力,而不是制止暴力,违悖了武的善性,与“通过习武达到修习个人心性完美”的宗旨、背道而驰,是属于“争斗”范畴、而不属于“止戈”范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