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渊源之:源于动物形态的传统武术
武术经过了象一种形而产生一种拳的漫长历史过程后,凡是流传到现今的拳种都不仅仅是象一种形了,而是仿效了多种生物,这是象形在武术中深化的一种表现。
(一)虎形拳中的多生物象形
虎形拳是仿效猛虎扑食、跳跃、奔窜等动作,结合武术中的技击攻防创编而成,其特点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催力,发劲时怒目强项,虎视眈眈,有怒虎出林、两爪拔山之势。虎形拳在其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历代武术前辈的不断实践与总结,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如除了要求有虎劲外,又增加了鱼、蟹、虾、鳖等四种水中动物的动作来丰富和充实虎形拳的手法、身法、步法和击法。
(二)螳螂拳中的多生物象形
螳螂拳具有快速勇猛、斩钉截铁、勇往直前的气势。其特点是:正迎侧击、虚实相生、长短兼备、刚柔相济、手脚并用,使人难以捉摸,防不胜防;用连环紧扣的手法直逼对方,使敌无喘息机会。螳螂象形的特点决定了螳螂拳勾、擞、采、挂、刁进、刁打、黏、粘、贴、靠等主要手法。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历代螳螂拳名家的创新与发展,螳螂拳的手法极其丰富,且巧妙如云。因此,有人将螳螂拳的手法形象地比喻为软柄重锤,发似炮之出膛,准似鸡之啄米,轻似蜻蜓点水,巧如蝴蝶穿花,快若流星落地,也有人将其称为拳中之奇击怪手,或武林中克敌制胜的妙拳之一。
(三)龙形拳中的多生物象形
龙源于华夏民族对图腾的崇拜,是人们想象中无所不能的神圣产物。龙又蛇身、马头、牛眼、驴嘴、鹿角、鹰爪、鬣尾、鱼鳞和虾须组成。它能翻江倒海,腾云驾雾;无论是海、陆、空均能上下翻舞,游动自如。龙形拳是以古代养生吐纳导引气功,与十二生肖之龙形仿生学为基础理论,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基本观点,以生命科学为研究对象,由先古高人编练而成的独特拳种。龙形拳是根据龙的凌虚翻腾等特点创编,属峨嵋拳类。其风格特点为扭拧缩骨、钻打穿滚、身势沉荡、玄妙莫测、进退圆活、舌吐沉浮、变化多端、手法巧捷、神气自然;动之如万马奔腾,静之则如伏波。龙拳在卦属震,是雷之象,有乌龙盘柱之势,有青龙戏珠之巧,有蛰龙翻浪升天之势,有抖擞之威,有探爪俯首之精,隐现莫测,虚实无定。以龙命名为拳的种树是很多的,仅四川就有水龙拳、青龙拳、乌龙拳、盘龙拳、龙形拳等。龙形拳又称“十二龙形拳”,它以柔为主,外柔内刚,刚柔并济,步法灵活,手法多变,动作舒缓连贯,一气呵成,并以缠裹为主。技法列阴阳之属,旋转之法,左旋相生,右旋相克,左右旋转是生与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