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夫”需要大量的“功夫”,此功非彼功?
对习武者而言,从拜师习武到学有所成,既是武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意志品质、逐步深化对武德的理解过程。作为完整反映一个习武者习武过程中心理特征的意志品质,主要由习武者专心、苦心和恒心“三心”内容组成。
今天咱们来说说三心之一——恒心。
恒心,指持久不变的意志。“功夫”一词,语言习惯上既是武术的别称,又指时间,这种语言学上的共源性正好反映了习武练功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习武,是一个长期锻炼的过程,鲜有一蹴而就者,传统理论中历来有“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的说法。武谚“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因此,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是考验习武者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少林拳术秘诀》的“五要说”中写道:“既得方术,要以恒心赴之,勤敏持之,不可中道停辍”,太极拳谱中的“盖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表明的也是这个意思。
清末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曾对“恒”字的重要意义专门作了阐释:“人之用功,惟恒最贵”,“能恒则成,不恒则败”,“志恒二字,乃做事要诀,学者不可不知”,同时也批评了当时一些“未用功而先期效,稍用力而即其成”的庸懒者。另外,还特地在他的《太极拳经论》中总结道:“人言此艺有别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甚无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贯神理妙。”豁然贯通的神理之妙,即源于自幼到老的不懈追求。
历史上也有不少习武者尽管有较好的自身条件,但因未能持恒,中途停辍,故也难入武技堂奥。清代的黄百家,原师从著名内家拳大家王征南习武,亦有所得,然其后“降心抑志”转注举业,遂使一代拳法成为“广陵散”而引为终身之憾。
“运到有形归无迹”,一向被视为武学中的至高境界,不过这一境界是抒情式的,具有多义性和不可穷性,因此,许多人把习武看成是以生死相许的“终身不尽之学”。孙禄堂在《拳意述真》中明确指出,习拳“勿求速效,勿生厌烦之心,务要有恒”,应作为自己一生始终修身之功课。
传统武术与以“运动寿命”为特征的现代竞技体育迥然有异,它要求的是习武者用整个生命对它锲而不舍的践履。专心、苦心和恒心“三心”互为作用,是习武者意志品质的三个有机构成,也是对每一位希冀在武功上登堂入室者的要求与考验,透射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