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悬案:怎么会有两个张三丰?他是否真的在少林学艺?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8-04-10

明、清两代中国武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不仅涌现出诸多风格迥异的流派,还出版了大量的武术著作,如《剑经》《纪效新书》《武编》《耕余剩技》《阵记》《武备志》《手臂录》等等。这些著作中大多含有关于武术流派门派分类的论述。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将武术分为“内家”与“外家”的说法,并且很快盛行于武林,引发了不少争论。


内、外家的记载最早见于清朝康熙八年间(1669)浙东学派先驱黄宗羲所撰写的《王征南墓志铭》中: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


清初王渔洋的《<聊斋志异·武技>评注》、清末民初武学大家孙禄堂的《太极拳学》、清雍正十三年(1735)的《宁波府志·张松溪传》、民国八年(1919)出版的郭希汾的《中国体育史》以及当代各种关于中国武术史的著作中,凡有关内、外家的论著几乎皆以此为据。


黄宗羲之子黄百家所著《内家拳法》亦载:

“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王征南先生从学于单思南,而独得其全。” 


此处,“张三丰”当与上文“张三峰”为同一人。从这个记载可以了解到,内家拳是由“精于少林”的张三丰“复从而翻之”的,换言之,内家拳是由少林拳演变而来的。



有关张三丰其人其名以及生辰籍贯历来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那么,张三丰有没有在少林寺学过少林拳呢?除黄百家上述他“精于少林”之外,《北拳汇编》直言道:“三丰本少林大弟子。” 而近代武术史学家唐豪却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按中国释老之分,严若鸿沟,道人而为佛门弟子,附会其说者,盖亦不思之甚矣。” 


唐豪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专门前往少林寺,“遍考宋元明碑刻”,却并“未见有三丰武术之记载”。而查阅德虔大师编著的《少林武僧志》,也未发现有关张三丰的各种记载。


由此可推论,张三丰为少林弟子一说可能是讹传。


那么,既然没有张三丰在少林寺学武的记载,为什么世人还会把“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的内家拳创始人附会于他呢?若果真内家拳是由少林“复从而翻之”,那么“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内家拳的人会是谁呢?至今尚不得而知。


 如此,内家拳的创始人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或许正是因为内家拳的起源如此神秘,才有了后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有了今日诸多有关内、外家武侠题材的小说与影视,使得后人为之入迷,从而也迫使后人把对内、外家的研究推上一个高度。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