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极、八卦和形意拳会在晚清集体涌现?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8-04-24

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萌生、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不仅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还自觉地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入清代后,武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更为广泛,注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规范拳械技术,完善流派体系,升华武术理论。


1武术整体观的完善


武术理论在清代的重要发展之一,是多方面地交融“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以完善武术的整体观念。


雍、乾时著名拳家苌乃周在其著《苌氏武技书》中写道:“人禀天地之气以生,乃一小天地。” 习拳练武要效法天地之道,强调人与自然统一,提出习拳者身体动作要做到“内外如一”、“形气合一”等整体观理论。


清初吴殳著《手臂录》,论述枪及刀、剑等兵械技法,视兵械为手臂的延长。他在述马家枪和沙家竿子的用法时指出:“马家枪短硬,其用在两腕,臂以助腕,身以助臂,足以助身,以成全体。沙家竿长软,其用在两足,身以助足,臂以助身,腕以助臂,以成全体。” 要求练习者自身与兵械应融为一体,完善了“身械合一”的理论。


2哲理化拳派的出现


清代武术门派林立,名目繁杂,出现了以传统哲学名词命名,并以哲理阐发拳理的拳术和拳派。清晚期,以太极学说立论的太极拳,以八卦学说立论的八卦掌,以五行学说立论的形意拳,相继崛起,轰动武坛。


太极拳

咸丰、同治年间,杨露禅设教北京,传授太极拳技,讲授太极拳理。杨氏技法,得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十四世陈长兴。据考证,陈氏拳械创自明末、清初陈家沟九世陈王廷。陈氏拳械,历代传承,不乏名手。但陈氏后裔从何时起采用“太极拳”名称尚待考。


八卦掌

同治初年,就在杨露禅以太极拳享誉北京之际,河北文安人董海川在北京传出了一种以绕圆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的拳术。此术初名“转掌”,后易名为“八卦转掌”,现惯称“八卦掌”。


八卦掌与八卦学说的交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该拳的基本运动形式“走圆圈”,正好经过八卦的八个方位;其二,以人体各部比诸八卦,提出姿势要求;其三,以基本八掌(老八掌)比诸八卦取象;其四,借八卦的一套数术,来规范拳技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以八卦的八个基本掌法比附八卦之数;以六十四掌分为八组,比附八八六十四卦之数;其五,以阐述八卦含义的“易理”来解释拳理,作为八卦掌的理论基础。


形意拳

继八卦掌之后,河北深县人郭云深(1820—1901年)至北京传授形意拳。形意拳脱胎于明末清初人姬际可创编的心意六合拳。大约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以后,郭云深之师李飞羽,始以“形意拳”命名这一拳系。此拳系依五行学说立论,以其基本五拳配五行,并以五行的特征作为对拳法的要求。还借五行生克之理,制成了五拳连环练习,相互演生的“五行相生拳”单练套路,以及五拳相互破解的“五行相克拳”对练套路。此外,还依五行脏腑说,将五拳分别配五脏,讲述五拳与五脏的相互关系。


这类哲理化拳系的出现,标志着武术对传统文化的交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促进了传统武术的理论化进程。


3武技与气功的交融


武术与气功的交融,可以追溯到宋代,至明代已有较为具体的实践记载。清代武术家广泛吸取气功功理和锻炼手段,促进了武术与气功的交融,乃至几乎所有的武术流派都注重运用内功的方法来锻炼提高运气、用气的能力。


入清后,嵩山少林寺僧不仅操练拳棒,而且兼习内功。将《易筋经》、《八段锦》以及《分行内外功》等汇集为《内功图》,作为武术功法。少林寺传出的武术内功功法,大都是本《易筋经》行功理法而来。


清代相继流传的心意六合拳、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尤其注重炼气。在技法上强调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以气助力,追求意、气、劲、形四者的有序化配合。在练法上,强调先炼气培本的锻炼程序和内外互导的锻炼原则。遵此系列练法的拳流,被后世统称为“内功拳”,亦称为“内家拳”。


练武与炼气交融,丰富了武术的锻炼方法,提高了武术的锻炼效果,拓广了武术的锻炼价值。清代武术与气功的交融,促进了武术气功体系的完善,也促进了武术在健身、修身领域的普及和发展。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