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中的力学原理——如何打出“整劲”?

作者:王万友 | 浏览: | 时间:2019-06-01

自古众多武林前辈及同道都总结出各自练武的经验体会,一般都是以六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基础,阴阳平衡,以腰为轴,带动四肢,加上各自的经验,打出整劲。


理论不同,方式各异。根据笔者多年练功体会,我认为都离不开力学杠杆原理,因为武术技击离不开“力学”。


在实战中,遇到以少对多、以弱战强的局面时,如何取胜?这就需要灵活运用轴心作用及杠杆原理的作用。轴心作用就是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以达到旋转的威力,将敌发出去,而自己根基稳如山。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行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根据这个原理,武术家要想打出足够的力度,必然离不开杠杆作用。


例如:一个人要想挪动一个几百斤重的石头,就需要将长杠子下端插入大石头下面,杠子下面用一个垫物(木头等硬物)做“支点”,长杠子上端用力下压,就可以轻松挪动这个石头。根据这个例子,“提肛”(用意念上提肛门)与“头顶”(用意念头向上顶),比作是杠杆的支点,沉肩、坐胯、脚踩是用力点(杠上端)打出的拳脚是施力点(杠下端),将敌轻松地打出去。由此看来,如果没有“支点”,杠杆就失去作用。打拳如果没有支点(提肛、头顶),身体就会下瘫,打出去的拳脚、器械就没力度。


形意拳谚讲,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提肛能精气灌顶。


醉拳、醉剑、醉棍的运动特点是“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步碎而快急,但不漂浮,腰活身摆,但头不乱摇,在欲倾欲跌的醉意中,随意变转,逢击而避,乘隙而入。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掌握了杠杆平衡原理。真正的醉者头重脚轻,没有支撑点(没支点)。


综上所述,武术动作要想打出整劲,要想有力度,就必然离不开力学杠杆原理。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