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介武夫到黄袍加身,他是帝王中的武术高手、武学宗师!
“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古典名著《水浒传》第一回“楔子”中的这两句话,说的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凭着一条手中杆棒打闯天下之事。
赵匡胤(927—976年)字元朗,出生于河南洛阳夹马营。赵匡胤从小胆识过人,特别喜爱习练武艺。据史书记载,有一天他试骑一匹烈马,也不给马套上笼头就驱马疾驰,可就在马跑到城楼的斜道上时,不知是由于马的速度太快还是赵匡胤一时没留神,只见其额头“咣”地一下撞在门楣上,整个人从马背上摔下来,在场的人无不大吃一惊,以为他的脑袋一定会被撞碎。不料赵匡胤却从地上慢慢爬起来,定了定神,抹去头上的鲜血,然后撒腿追马,并跃上马背继续飞奔,其勇武可见一斑。
关于赵匡胤擅武之事,正史中语焉不详,而南宋初蔡绦的《铁围山丛谈》卷1中,清楚记载着他从一介武夫到黄袍加身一直棍不离身,大概由于长期的握持习练,纯铁的棍棒上竟然生生地留下了赵匡胤的手痕。为此,作者十分感叹地说:“大宋江山‘得之艰难,一至斯乎!’”
《铁围山丛谈》作者蔡绦,是北宋末年权相蔡京的儿子,在蔡京年老目昏时,大小政事皆决于蔡绦,而且他还代替父亲入朝奏事。所以,蔡绦时常出入宫中,能有机会亲眼目睹留有赵匡胤手印的那根铁棒,应在情理之中。把一根铁棒抓握出印痕,非常清楚地说明赵匡胤长期棒不离手的事实。还有,众所周知,铁棒的分量不同于木质棍棒,若非臂力过人、棒法精熟者,难以施用于战场。由此可见,后来明清时期民间盛传的宋太祖棒法如何高明以及如何棒打天下,并非空穴来风。
宋太祖不但自己武艺高强,而且十分重视手下将士的武技训练,因此他也赢得了众多英雄豪杰的拥戴,愿为其出生入死。有一本《宋朝事实类苑》中记宋太祖未登皇位时习武不掇,且其武技十分了得,众人对他非常敬畏。即便登上皇位后,赵匡胤依然亲自训练军士,对那些武艺优胜者,不断提高待遇、赏赐,所以手下将士无不刻苦习练,左右效命。尤其是他身边的几十位大内高手,更是他亲自挑选、训练出来的豪侠之徒,一个个武技出众,“人敌数夫”。宋太祖的拳棒技艺,或是通过这些人物转相传习,流布后世。
历史上的帝王,骁勇善战者不乏其人,但能像赵匡胤这样在中国武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其影响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拳与棍两大方面。首先来谈谈棍法。明后期军事著作家何良臣的《阵纪》和王圻的《续文献通考》中,都记有“赵太祖腾蛇棒(棍)”之名。明代的宋太祖腾蛇棍究竟何等技法,今人已难以知晓,但近代以来不少地方流传的“太祖盘龙棍”“太祖棍”等,在其“名”的文化源头上,显然与此有关。
其次是拳法。明代唐顺之的《武编》已提到“赵太祖长拳”,并云在技艺上,“赵太祖长拳多用腿”;稍后著名军事家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则将“宋太祖有三十二长拳”列为古今拳家之首,还明确称其第三势的“探马”是由宋太祖所传,其诀云:“探马传自太祖,诸势可降可变。进攻退闪弱生强,接短拳之至善。”然而,戚书中的“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到了稍后的何良臣《阵纪》中,则增演为“宋太祖之三十六势长拳”,多出了四势,而发展至明末王圻的《续文献通考》中,唐、戚诸人的“赵太祖长拳”或“宋太祖长拳”,又被称之为“赵太祖神拳”,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赵(宋)太祖长拳的演变。
大概由于出自对于赵匡胤的心理认同与尊重,传统武术中,除了把一些拳械套路直接与“宋(赵)太祖”相连外,还有些拳名的产生据说也与赵匡胤有关。如山东地区的红拳,长期来民间有这样一个缘起传说:有天赵匡胤患病发烧,虽已神志不清,但仍坚持习拳,因身穿红衣,故在演练时出现团团红影,旁人睹此状曰:“君习之真乃大红拳也”,于是“红拳”一名也由此传开了。
文章转载自《古代武术史话》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