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八卦行功,现代人最容易掌握的功夫!
现代人的亚健康,一大原因是由于工作使身体长期处于单一僵硬不变的姿势造成的。能否把简易的练功健身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过去民间武术家在懂功法的前提下,都能在生活中“挤”出一些时间练功或在工作中练功,如八卦名家程廷华在磨眼镜的时候就配合武术功法进行,这样既完成了工作,又达到了健身练功的目的。而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则在进城赶集途中,一路崩拳去,一路崩拳回,在行走中练拳。如果我们在上下班途中减少乘车,计划好行走的时间,并将这段时间安排为“行进健身法”,岂不是既低碳又经济?而且,上班前的运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正好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下班途中的运动可一扫一天疲惫,消除疲倦,以愉快的心情回家。
武当八卦行功就是在行进中锻炼的功法。掌握正确的功法,行走便可以成为身心舒畅、轻松愉快、张弛有度的健身享受。
行拳功与普通人散步有何区别?
不讲究要领,自由地散步,当然也可健身,但行拳功是武术技击家融拳理武功于漫步中的高层次的练功方法。故外形平常不为人知,而内在精义却奥妙无穷。
普通人行走急匆匆,身体硬梆梆,形态直挺挺,聊天说话,精气神外露、发散,只获得了外练的效果。从外形上比较,普通人行走散步如同一棵树木下有两只腿在机械走路,特征是以脚向前迈带小腿,以下带上,带动上体前移,因平常人生活中常用硬力,虽然手臂摆动,但上身僵硬,腰胯、膝、肩颈硬梆梆,所以这种运动是消耗型的,很快即疲倦、乏累。傍晚常看到一些人急匆匆如赶路般散步,这种锻炼,如同以锄挖地、担水一样付出体力,虽然也有运动量,出汗、发热,但它如同汽车颠簸行驶在乱石路上,为消耗性、磨损性运动,而非保养性运动。
以车来比喻,减震性差的如拖拉机,而高级轿车有优良的减震弹簧。无“减震”是一种“走”;有“减震”、全身各部位有弹性、很柔和,是另一种质量的“走”。武术技击中讲究“狼行虎坐”。狼在行走时搭拉着尾巴,晃动着腰身,显得很矫捷;在晃动中身体重心不停地移动着,让人捉摸不定,也就不易被破坏稳定性。
什么是僵劲?僵劲就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中形成的一种力,也是人体各部互相作用下产生在身体内部的一种本能力。
中华传统武术精华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形意八卦行功粗看如同散步,掌握正确的、真传的功法,则行走锻炼如猫漫步,贯穿了内练功的内涵于其中,也就是外形同,而内涵不同。如果将人体比喻为车的话,那么,普通人散步,其脚下仿佛木轮轱辘;有功力人散步,则双腿仿佛充气轮胎。猫的运动不论快慢都是充满弹性、轻盈无声、从容不迫,如绅士般优雅。什么时候看到猫快速猛扑擒捉老鼠,剧烈运动后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没有。它始终都是不慌不忙、合理地运用体力,协调而敏捷。可以说猫的武功运用达到了至高境界,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八卦行功看似普通的行走,实乃蕴含有稳、慢、圆、匀、完整和想象力等要领于其中。
稳,重心居中,在运动中保持平衡,因脚下有功力,则运动如生根。若脚步漂浮,身体前栽后倾,就达不到内练的目的。
慢,是通过意念力缓缓带动身体作柔缓、圆活、连贯的前行运动。运步行进中,要求目视外而精神贯注于内,处嘈杂环境而心情安静,排除杂念。行走中全身上下内外协调统一,动作轻灵、和缓、均匀,具有圆和完整的特点,也就是说上下相随,手臂、腰与腿完整一气、浑然一体迈步向前。而如果一开始就快步疾行,则手脚散乱,上下脱节,难悟浑圆之理。
武谚云:“手法步法要相随,未从动梢先动根。”手法与步法的配合,表现为摆臂、迈步及与腰的协同,做到有节奏感地前行,达到身体平稳、步法转换沉稳、轻灵。所谓根梢之说,即脚是梢,胯为根;手为梢,肩为根。以根带梢运步与常人以梢带根完全不同,锻炼效果自然不一样。动步时以腰带动四肢,两胯左右虚实互换,提左脚时,先将重心落在右胯上;提右脚时,则将重心落在左胯上。这样腰带腿进退,轻松自如。
所谓“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腰如蛇行步似钻”,这些要领全都贯穿在行拳功之中。一动即全身上下相随、密切配合,手与足合、意与力合、外动与内在精神配合。中速缓行,全身上下如弹簧般运动。目视外而神内敛,以达动中养神之效。因为神为人身之主宰,统领支配各个内脏气官,如果神得到保养,则经络、脏腑、四体百骸的机能便得以协调平衡。这与单纯的以脚带身、精神不集中的外动式散步完全不同。
总体说来,行功漫步时全身充满弹性,轻盈如猫般,注重内在精神与外动配合一致。领悟其原理,散步健身则可以获得质的飞跃。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