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僧兵史,战场上武僧战斗力有多强?

作者:周伟良 | 浏览: | 时间:2019-11-06

僧兵,顾名思义是指古代寺院里的僧侣武装。在冷兵器时代,既然作为武装力量,一般必然习练武技,因此在武术史上,僧兵活动也往往被视为寺院武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僧兵起始甚早,南北朝时期已见端倪。如公元444年,北魏太武帝时曾下诏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和尚,并限期交出私匿的僧人,若有隐瞒,诛灭全门。翌年,陕西盖吴聚众谋反,太武帝率兵亲征。公元446年,他在长安的一座寺院中发现有和尚在寺内种麦养马,随后又在僧人住的房间里搜出大量弓矢、矛盾等兵器,于是太武帝勃然大怒说:“此等东西不应和尚所有,寺僧藏有兵器,肯定是与盖吴合伙图谋不轨。”结果造成了中国古代史上的首次“三武灭佛”。该寺院藏兵器是否是参与谋反,今人不得而知,但既然藏有诸多兵器,那么其僧侣习武,也当在情理之中。


其后,寺院的僧兵武装渐渐清晰。如唐天宝年间,就有一些寺刹的僧人习练骑射;北宋末年在抗击金兵的侵略战争中,五台山的僧侣曾组织本山僧人前往抗击金军,涌现了诸如真宝这样的抗金英雄。真宝当年与其徒习练武艺,引起朝廷重视,当敌寇来犯时,真宝毅然聚兵出征,最后被俘而壮烈殉国。继此之后,如湖北随州大洪山中,也“有带甲僧数千”,抗击金军的南侵。从真宝与其徒的习武抗金到大洪山“带甲僧数千”,无疑已是典型的寺院武装。


“僧兵”一名始见于南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汇编》,但文献中的“僧兵”是指劳役而言,并非武装组织。历史上,真正以“僧兵”之名指称寺院武装的,出现在明代中期。当时的僧兵作为“乡兵”一种,是朝廷常规军事力量外的一个补充,听从朝廷调遣。那么为什么当时会出现受朝廷节制的僧兵呢?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明宣德年后政治腐败,武备渐弛,军士逃亡成风,卫所制度实际已处崩溃状态,而当时的明皇朝又面临着一个外患内乱的困境,所以朝廷只得广开兵源,增设不隶军籍的乡兵,以解燃眉之急。当时乡兵的种类有不少,除僧兵外还有如河南嵩县的毛葫芦兵,他们善于奔走及使用短兵器;有江苏徐州弓箭手,顾名思义即善于射箭;还有山东的长竿手,他们善于使用长兵格杀等,僧兵则是其中的一种。据《明史·兵志》所记,当时被朝廷征调的僧兵不仅是少林,还有如伏牛、五台等寺院的僧人。当然,少林僧兵是几支僧兵队伍中最为骁勇善战的,也正是通过一系列“护国克敌”的浴血征战,才使得少林武术盛誉天下。


明代少林僧兵参与的军事活动大致有三类:


一类是镇守边关。在少林寺旁的塔林中有一座“三奇友公和尚塔”,其塔铭文艰涩难读,但其大意可懂,即有位名叫“友公三奇”的和尚在正德年间被征调镇守山陕等地,这也是迄今所见到的有关少林僧兵的最早记录。铭文中的“友公”,即是目前少林武术史料中提到的第一位武技高强、战功卓著的武僧——周友。明正德年间,他曾“蒙钦取宣调”,镇守山陕等地关隘,得到朝廷褒奖。


第二类是平乱抗倭。明正德五年(1510年),以刘六、刘七为首的农民军在河北的霸州发动起义,不出几月,声势大震,他们转战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给朝廷官府以沉重打击,统治者为此不得不四处调兵,将起义镇压下去。少林僧兵就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继此之后,少林僧兵还与明军一起参加了征讨嘉靖年间王堂、师尚诏等人的起义。关于这方面,一般史籍中少见记述,但不少至今尚存的碑文,却清晰地记录下了那段历史。如一通万历三年(1575年)二月所立的《少林寺竺方参公塔》的塔铭中记曰:“师讳周,其名曰参,号竺方……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上司明文调用截杀,领僧兵五十名征师尚诏。赶贼兵,运大智于沙场,战雄兵于顷刻,不过尽忠于国,丛林得见忠义纲(刚)直。”周参是当时的著名武僧,序文中记他“自幼习武,精究六韬,其性雄勇,巍堂磊落……习学演武,名播四海,武亚诸方”,因有司征调,他曾率领五十名僧兵参加征讨师尚诏之役。


还有是训练军士。与前二类相比,训练军队兵士并非少林僧兵直接参与沙场征伐,但对提高明王朝军队的作战能力有其积极意义,同样显示了其少林寺保邦靖世的价值主旨。


如崇祯年间,陕州知州史记言因盗贼蜂起,他一面出私财募人才,同时聘请少室少林武僧前来训练。还有如同时期兵部尚书杨嗣昌在奉旨征讨山西、湖广、河南等地时,亦曾提取少林武僧道宗、道法、铉清等人随军征战。大军出征,提取数名少林寺僧何用,较为合理的解释就是前去帮助训练士兵,这也是明代少林僧兵参与的另一种军事活动形式。


文章转载自《古代武术史话》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