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不是吹出来的!谁才是中国武术真把式?

作者:张大为 | 浏览: | 时间:2019-11-27

清末至民国,乡野农村,市井巷陌,说起武术来,都称之为“把式”,习武之人被称为“练把式的”“打把式的”“把式匠”,语多不敬。这大概来源于卖艺的,因为“打把式卖艺的”总是连着说。


练把式的自己则说“把式把式全凭架势,没有架势,不算把式”。这是强调练武术必须重视工架姿势正确这一原则。姿势不正确,不仅达不到锻炼目的,收不到实用效果,演练起来动作也不美观,不标准,应用起来也不准确,不灵便。


然而,过分强调架势,难免会有花拳绣腿之嫌。于是民间说“好把式打不过赖戏子”。“戏子”是旧社会对戏曲演员的蔑称,在这里指的是“武把子”。即武戏演员。意思是说练得再好的“把式匠”,打不过凭翻扑滚跌挣饭吃的武戏龙套。这话有一定道理。


练武术的多为业余,每天保证一两小时练功就不错了,演员是职业,要想台上风光,全靠台下苦练,一天数小时地摔打翻滚,练把子功。在基本功、精力、体力、灵巧敏捷程度方面几乎都强于练武术的。几个回合下来,练武术的先自喘了,还怎么打。民间还说:“三年把势打不过当年跤。”是说武术内容多而杂,要循序渐进,出功慢,没个三五年练不出来。摔跤只讲摔法,绊子只有那么多,练摔跤从一开始就二人摔,从实践开始。短时间内练摔跤比练武术见效快。如今,普遍的问题是练传统武术的民间人士打不过散打运动员,恐怕也是这个道理。当然,遇到真正的好把势,会在一两招之内解决问题,所谓“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一招制敌,拳打不知。遇刚则化,遇柔而击。上述两条谚语就解释不通了。


由于“打把式卖艺的”几乎把武术的地位降到民间文化的最底层,民间大众也便尽看武术和武术人的缺点,而忽视其国粹的本质。


民间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说又练真把式”。


这当然仍是指“打把式卖艺的”而言。从招揽观众、吸引观众的角度讲。只有所谓真把势才有魅力,才能赚到钱。卖艺的“说”,指的是舞台上的语言艺术,而非武术技术。民间武术所指的“说”,则另有含义,是指善于表达。常言道,“把式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


考察一个练武的人,当然要看他练。说得口若悬河,练起来任嘛没有,那当然是假把式。反之,功夫很好,练得很棒,可是对拳理拳法、技术规律、动作要领都说不出个道道来,就别说不知道本门源流历史、风格特点了。这类人可谓不知晓“说”的内容。另有些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由于文化不高,就是说不清道不明,令弟子门生无从理解,这也是真把式的一大缺陷。


民间所谓真把式,是指那些既有高超武功,又有理论、知识、方法,善表达的武师。这样的武师,即使仍以“把式”称之,也充满了敬意。


转载自《武林丛谈》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责任编辑:锦瑟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