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习武早知道,这样练容易O型腿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9-12-10

80年代初,一部《少林寺》武打影片在国内外掀起一股武术热潮,武术馆、武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据称,当时中国约有6500万武术人口,全国武术馆、校达12000余所,习武人数有数十万之众。其中95%以上的学生是少年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练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了解掌握少儿生理、心理特点,才能保证训练的高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武术人才。根据自己多年的训练体会,总结出少儿训练五个不要,愿与同行共勉。


一、不要早期进行专业化训练


有研究证明,过早地从事武术专业化训练是导致“O”型腿的原因之一。由于武术的各种步型、步法,如弓步、马步、虚步、垫步、击步以及各种腿法、平衡、翻腾、跳跃等对下肢要求很高,而少年儿童的骨骼有机物质多,无机盐少,虽然骨骼富有弹性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虽然,少年儿童的早期专项训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多大年龄开始训练较为合适仍是武术界关注的问题。确定早期专业化训练开始的年龄,要根据项目特点区别对待,还要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以及各个运动项目达到优异成绩的年龄和所需要的训练年限来考虑。一般认为,武术运动在七八岁开始专项训练适宜。


二、不要成人化训练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他们的训练,除了必须遵循训练的一般规律外,还必须充分考虑他们与青年和成年运动员许多不同的特点。有些民间武术馆、校由于受场地和训练时间的限制,往往把不同年龄组别编在同一组训练,使青年运动量不足,而少年儿童则难以受负荷量。这样既不科学又易挫伤学生习武的积极性,也有损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由于少儿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快,机体新陈代谢过程旺盛,虽然在训练过程中具有承受大负荷训练的能力,疲劳出现的早,消除也较快的特点,但在加量和增加强度时不要突然过猛,应循序渐进,由小到大,逐渐提高。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争取早出成绩,避免昙花一现。教练员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科学安排训练内容,采取相应的训练手段和方法,防止少年儿童训练的成人化。


三、不要单纯模仿武功片中的“神功”


电影《少林寺》的出现可以说开创了大陆武打影片的先河,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武术热潮。趁此热潮,各地武术馆校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在广告上大做文章,声称传授所谓的“神功”“绝技”“怪招”以及武打电影明星“速成”等。有的家长为使自己的孩子早日成为耀眼的武打影星和练就一身“神功”“绝技”,不惜重金四处拜访名师。事实证明,大多数学生既没有成为武打明星,“速成”班里未见速成,更没有学到“神功”“绝技”,到头来落得“赔了钱财又伤身”。大家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武术也不例外,什么“神功”“绝技”“绝招”都是相对的。武术套路浩如烟海,门派繁多,仅器械类就有三个“十八般”之说。任何套路和器械只有招数变化不同,没有好坏之分,几乎每个拳种和流派都有自己的“掌门人”——本门派出类拔萃之人。所以,一个人功夫的好坏并不取决于它所选择的套路,而关键是所花费的时间和功夫以及投入的精力。只有从最简单的一拳一腿基本动作学起,逐渐过渡到拳术、器械、对练的掌握,严格遵循训练规律,科学安排训练运动量,久而久之,就能功到自然成。


四、不要训练手段单一


少年儿童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要全面,这是现代运动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少年、儿童运动员适应未来学习某些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以及专项的需要。要避免训练手段的单一,过多重复、枯燥无味。因为他们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耐力较差,同时兴奋过程占优势,灵活性高,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种活动。有人研究,儿童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致是7~10岁为20分钟,11~12岁为25分钟,13~14岁为30分钟。所以经常转换练习和变换活动部位能够使运动神经细胞更替而得到休息和恢复。教练员应根据这个原理组织好每次课。教材内容要多样,全面影响运动员身体各部位,并使不同部位练习交替进行。每次练习时间不宜太长,练习中间应有短暂的休息等。


五、不要片面追求早出成绩


随着各种武术比赛的增加,使武术馆、武术学校教练员的训练中心不得不整天围着比赛表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如何科学、系统、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为在比赛中尽快地早出成绩,训练中有些教练员不顾学生训练时间的长短,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各自的基础,一味地让学生学习比赛规定套路,过早地进行超负荷训练。更有甚者,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缺乏训练知识,不懂训练规律,在学生大运动量训练之后再加量、加班训练。


殊不知这种超负荷的训练和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仅严重影响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也阻碍他们进一步发展,使得一些有前途的少儿运动员因承受不了过大的运动最而出现伤病,不得不过早地退出武坛。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锦瑟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