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跤坛元老、原国家摔跤队总教练李宝如:中国跤不会消失

作者:宋黎明 | 浏览: | 时间:2020-09-15

一、曾经一度火热的中国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跤坛非常热闹,像北京队迎战天津队这样的两地对抗赛,就曾出现观众挤掉或挤倒体育场大门的事情发生。

中国式摔跤在北京和河北两个地区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在中国跤依然徘徊低谷的情况下,在这两个地区仍然保持传统,作为一项蕴涵深厚文化内涵、强身健体的运动兴盛流传。

两个地区的中国跤风格不同,特点突出。北京跤手法细腻、技巧多样,而河北的保定跤则以“快捷、迅速”而闻名。

中国跤对于武术散打的贡献良多,武术散打的许多摔法技击动作便是源于中国跤。中国武术散打王名将中也有许多人自幼练习中国跤。

为了继承这一悠久的国粹武术文化遗产,十五年前,首届中国式摔跤城市对抗赛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北京河北两地的跤坛高手在北京、廊坊、唐山、保定四站展开角逐,为各自代表队的荣誉而战,为中国式摔跤的振兴而战。比赛分为9个级别,从50公斤级到100公斤以上级不等,运动员的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

在比赛的间歇,《中华武术》杂志的记者宋黎明采访了中国跤坛元老、原国家摔跤队总教练李宝如先生,以下为李宝如先生的采访实录。

二、中国跤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跤在咱们国家已经开展有几千年了,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喜欢摔跤这项运动,有着特别深的文化底蕴。

中国跤规则简单一躺一站,不会摔跤的人看两场就能当裁判。现在有些项目的比赛有“黑哨”,而中国跤的赛场则是块儿净土,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事这项运动的人大都比较公道。

很多人说:摔跤是野蛮的运动。其实不然,一百多年前在清朝,摔跤是很高雅的运动,皇帝和很多王公贵族都喜欢摔跤。后来清朝灭亡,很多高手为生计卖艺收徒,这才使摔跤进入民间,并广泛地开展起来。

三、中国跤肯定会有翻身再火起来的一天

随着历史的变迁,解放后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摔跤真正地火了一把,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这些年在“金牌战略”的影响下,中国跤远不如那个时期,要发展必须要靠国家的大力支持,关键在于组织,这次的比赛(2005年首届中国式摔跤城市京、冀对抗赛)就是私人组织的,你看这活动多受欢迎,观众热情多高,他们的叫好声真是发自内心。

中国跤要是想发展起来,首先要进全运会,这样就会受到重视,我们摔跤界的人心很齐,心气很高,只要有摔跤的活动,我们都会全力支持。

其次就要靠媒体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摔跤,了解摔跤,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我搞这项运动,看到过它的兴衰起伏,社会在进步,中国跤不会消失,一切事物是轮回的,我坚信中国跤肯定会有翻身再火起来的一天!

本文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十三易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