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精髓之:武术对道德的要求
古人有云:“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正如文章可以反映文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一样,武术也可体现武人的伦理道德结构。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宗法伦理型文化,其崇德尚礼、厚生利用的文化精神,渗入并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形式,在泛道德主义氛围背景下,自然有着一个既跟整个民族文化精神交往相通,又有自身技术行为属性特点的伦理道德结构。这个结构由外在社会规范的“礼”,个人内心生成的“德”,以及综合二者并进入人性深处潜意识的“性”这样三个层面构成。在这里,“礼”是交往规范、“德”是自我律令、“性”是运行依据。对此我们可以用开车来打比方,“礼”是道路上的交通规则,“德”是车上的控制系统,“性”则是开车的司机。礼、德、性三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中国武人完整的伦理道德结构。
(一)习礼兼让:规范约束
我们的古人强调道德践履,通过道德践履去把握意义,而道德践履之外部表现就是礼。中国向来被成为礼仪之邦,历史上一直奉行礼乐教化,用礼仪和道德去约束和规范社会人群的各种行为,并由此形成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一般地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都有其规定一定社会秩序的礼。然而在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中国,礼的产生和发展,礼的发达程度,礼在整个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却有着一种独特的、极其重大的文化意义。这一点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与之相比拟的。就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是礼的社会,中国民族是礼的民族,中国技艺是礼的技艺,中国历史是礼的历史。
(二)修德服人:内在功能
德是礼的内化,其特征不是外部制衡而是自我约束。“道”与“德”两个字在汉语中最早是分开使用的。中国商朝的甲骨文中已有“德”字,但含义广泛。西周初年的大盂鼎铭文的“德”字,是按礼法行事而有所得的意思。《老子》一书中有“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命题。在《荀子·劝学》中“道”与“德”二字始连用,“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中国古代的道德概念,既包含社会性的伦理规范,也包含个人品性自我修养。在西方,道德一词源于拉丁文moralis,该词的复数mores指风俗习惯,单数mos指个人性格、品性。道与德有着不同的含义,“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得当”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率性仁勇:属性体现
“性”亦即所谓“人性”,又可据其强调的侧面而分别称“德性”、“心性”、“品性”等;它是德与礼的基础,又是德与礼的综合,是指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性内在依据,并综合体现为一定的人格禀赋。《说文解字》云:性“从心生声”。《北溪字义》曰:性“从心从生”。就字形上看,性是心、生双体字,就字义上看,它是生而具于心者,或心之所生者。从哲学意义看,则表示人的本性、本质,同时又是一个内在的价值范畴。告子云:“生之谓性”,又云:“食色性也”。这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论性。中国文化始终关注着人那生命的本真、本然和本能。孟子论性,则指出它是由恻隐等心理情感“扩充”推演而成的内在道德本性,亦即“人之所以为人者”。这是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去释性。中国文化始终是在社会人伦关系中去把握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说,“天”所赋予人的就是“性”,遵循本性自然而行的就是“道”,把道修明并推广于众的就是“教”。在这里,无论儒家的尽心知性、道家的返璞归真还是佛家的明心见性,都强调“性”是人的行为之基本依据和最后归宿。对习武者而言,所谓“止戈为武、至武为文,习武修德、以身载道,尽心知性、穷理立命”,就是由此引申出来的。
文章来源《至武为文——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