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门派之:少林武术的历史渊源

作者: | 浏览: | 时间:2017-03-15

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中传播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以出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少林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年的传承发展,少林武术享誉中外而惠及众生。

 

据《少林拳谱》记载,少林寺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软功。现在世人所讲的“少林七十二艺”通常被认为是少林武术的总称。如此内容丰富、技法精湛的武术文化绝不是历史上几个人创造的,而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心血所凝成的,特别是千千万万武林仁人志士传承和弘扬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少林武术产生的历史基础

在远古时期,不论是世界的哪个角落,每一个民族都存在着与动物界、与他族之间的抗争,武技的形成和发展是必然的,这是技术和文化积累的结果。此处讲的武技就是武术的雏形。进入阶级社会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兵器的改进, 武术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武术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武术依附于军事,属于上层建筑的工具,因此很多国家的统治者十分注重武术的训练。据《荀子》一书记载,“齐人隆技击”。但是,人民为了反抗侵略、防身、健身,也纷纷习练武术,这就为武术扎根于民间奠定了基础。到西汉魏晋时期,比武之风盛行于世,武术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到南北朝时期, 北方的武术在内涵和外部表现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入主中原建立政权,这些民族原来大都是游牧民族,从小骑马射箭, 勇敢强悍。进入中原以后,与汉民族进行融合,也把自己崇尚武艺的风俗习惯带到中原地区。因此,在北方,习武成为一种风气。另外,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以来,在南北朝时流传极为广泛,这也为北方武术输入了新鲜的文化元素。总之,这些因素都是少林武术得以滥觞的历史基础。

 

少林武术的初创

少林寺被人们奉为武林圣地。但是,围绕少林武术有许多流传千年又考无实据的故事,穿凿附会、真真假假、扑朔迷离,让人难以识得嵩山真面目,使少林武术总是带着几分神秘的佛光。少林武术究竟怎么发源的?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广泛流传而又被广大人民确信的一种说法是印度来的跋陀和达摩初创了少林武术。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天竺僧人跋陀经西域来到洛阳,得到笃信佛学的孝文帝的敬信。于是,在嵩山少室山敕造少林寺,以供跋陀讲经说法。因为寺院建造于少室山丛林之中,故命名为少林寺。

 

跋陀到达少林寺后,四方闻讯而来,听其讲经说法,也有许多的民间习武之人也在少林寺剃度出家,例如,跋陀在洛阳时,看见年仅12岁的慧光能在天井的井栏上反踢毽子500次,感到非常惊奇,遂收其为徒,帮自己译注经书。事实证明,当时少林寺既是佛教圣地,也是中原地区武术爱好者的荟萃之所,人们在少林寺切磋、演练武功,为少林武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少林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少林武术从隋末唐初开始闻名于世。因隋文帝笃信佛教,特赐少林寺田亩百顷,自此少林寺才拥有了大量的田产。唐初十三武僧助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少林寺政治地位开始提升。中唐以后,随着对禅宗的推崇和少林寺祖庭地位的确立,少林寺成为禅学的中心,对禅宗祖庭的宣扬成为主流。一直到宋、元时期,除去几次诸如“会昌灭佛” 的灾难,少林寺基本上得到了朝廷的支持,这是少林武术产生并发扬光大的政治因素。

 

明朝建立以后,少林寺僧的习武活动开始向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棍法、拳法、器械等内容广泛的武术体系,并开始系统化和理论化。明代少林武术的成熟与武僧参战有很大的联系,如参加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等。

 

明代,少林武术开始向社会传播,到清代,少林武术在社会上的传播规模更大,而且更广泛,并成为社会上流传最广的武术流派。清康熙时褚人获《坚瓠集》:“今人谈武艺,辄曰:‘从少林寺出来。’”这句话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天下功夫出少林”。另一方面,清代少林武术典籍的整理也有了较大发展,有关少林武术的书籍、手抄本也广泛流传。民国时期,少林寺虽然没落,但少林寺僧众的习武之风不减,并有所发展,同时,形成了许多门派。

 

新中国成立后,少林武术被列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少林武术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格斗与技击转变为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分享至: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