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一定要定义清楚什么是“武”,才能给孩子们教明白。武,是一个“止”加“戈”。止,古代同“趾”,脚趾;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我认为“武”绝不是“止战”,恰好相反,“武”的本义正是要扛着武器、迈开步伐去打仗!所以我们要想武术在未来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就不要忘记武术最根本的功能:搏击。
1953年,24岁的滕浩林开始师从刘世魁习练八卦掌。
第一次上课,刘世魁开宗明义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练八卦掌不是为了打人,而是以健神强身为主。第二,不许道听途说,逞强好胜,打架斗殴,为非作歹。要讲武德,既要修身,更要修心。第三,集中精力,专心练功,心无旁骛,慎独其身。第四,要用“心”练,举一反三,重在一个“悟”字。此乃“不练之练”,一旦开窍则“欲罢而不能”。
过去在北京颇有盛名的“桩功八卦”门,虽然一方面选材严格,首重品德,非德才兼备者不得其门而入。但另一方面,南城的老前辈又惜才如宝,爱才如命,对真正德才兼备者,求贤若渴,永远敞开胸怀。
南城桩功八卦门收徒慎重,要求严格,十分强调入门者的品德和作风。李彦勤的小徒弟、五代传人杨永利(1941—2015)生前对笔者说:“刘斌师爷在世时对四代的收徒一事极其慎重。只允许李彦勤、刘世魁、张国祥三人开门收徒。但是我的老师表示,他要集中精力,继承精髓,无暇其它。因此,真正开门收徒的只有刘、张二位前辈。而这二位的徒弟入门前,李老师受刘斌师爷的委派,对之进行明察暗访,多方调查,当面考察。李老师认为合